Page 119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119

社会· 2018 · 3

   行了解释。可以发现,上述研究虽然已经指出了男女两性在获得非农
   户口上的差异,但并没有对这种性别差异形成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更
   没有对这些途径进行系统的时间(历史)维度下的分析,这正是本文着力展
   开的工作。
       在对“农转非”的收入回报效应的考察上,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
   切入进行了探讨。比如将“农转非”群体视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人群(如
   城市流动人口、非农出身的城市居民等)进行收入的比较分析(李云森,
   2016 ;魏万青, 2012 );也有学者通过个体获得非农户口的时间来划分
   “农转非”群体,如谢桂华( 2014 )利用 犆犌犛犛2008 、 2010 和 2011 三年的
   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幼年至青壮年时期实
   现“农转非”的群体,其未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发展优于未实现“农
   转非”的流动人口,而在青壮年期之后获得城镇户籍的人口则很可能成
   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底层。
       此外,较多的研究还从“农转非”实现的途径上进一步区分并探究
   了其收入差异(郑冰岛、吴晓刚, 2013 ;李云森, 2014 )。郑冰岛和吴晓刚
   ( 2013 )的研究发现,户口转换带来的收入优势仅限于通过选择性途径
   实现“农转非”的群体,他们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户籍
   身份在市场部门内对收入影响逐渐式微的过程。李云森( 2014 )使用
   犆犌犛犛2008 的数据分析了在农村成长的经历对个体收入的影响,通过
   比较由选择性途径之外的其他途径实现“农转非”的群体和城镇户籍出
   身的本地居民后发现,成长在农村的个体其收入比成长在城市的个体
   低约 10%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性别差异的户口收
   入效应的考察几乎没有涉及。当然,也有部分文献以城市流动人口收
                                                  ,
   入(或职业获得)的性别差异来探讨户口效应( 犎狌犪狀 犵2001 ; 犉犪狀 , 2003 ;
   曹永福、宋月萍, 2014 ;程诚、边燕杰, 2014 ;黄志岭, 2010 )。笔者认为,
   通过不同性别的“农转非”群体来考察户口所附带的优势更具有说服
   力。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非农户籍对不同性别群体收入的影响,并进
   一步在时间(历史)维度下考察其变迁过程。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

       社会性别角色一直被用来探讨和解释两性在教育、职业和收入等
   诸多社会领域中的不平等议题。受传统的父权文化与性别歧视观念的

    · 1 1 2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