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33
社会· 2018 · 1
过程的支配者。雇用工人的原则是首选本村人,实在雇用不到才招周
边农村或外地人。因为“工人离家近,过来干活方便,有事好商量”,因
此本村工人也被称为“自家人”;家庭成员被称为“家里人”,他们是隐性
劳动力,不计时间不付工资。家户内部的劳动关系形成这样的规则:以
老板和酒师为核心的“家长制”(酒师享有老板家内的各种特权,老板则
“隐身”,酒师支配和控制劳动过程),形成特有的合作产权和劳资关系;
以酒师为核心的“师徒制”,勾连劳动关系;在外部合作关系中,则建立
了以村落社区为基础的“酿酒协会”,用以和外部建立社会关联。
这项研究经过从技术过程跨越到社会关联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才
得以讨论“大工业框架中家户工业的作用”议题,得出家户勾连的社区
关联支持了农工相辅的循环经济;以社区为基础的“协会”关联支持了
家户工业在与大工业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生命力等结论。
(五)讲出合乎逻辑的道理:从讲故事到讲道理
这里所谓学术“故事”,是个案载体的一种重要形式,按照一定的线索
和叙事秩序对案例所进行的描述和铺展,侧重于对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
情节、细节和脉络,从而阐发道理。那些合乎日常生活逻辑的、寓意深刻的
故事,往往蕴藏着发人深省的道理,成为一种独特的思维和沟通方式。
每一个研究者在着眼于某个具体的现象时,都会“讲故事”,也都会
明确或含蓄地利用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释故事中反映的现象,即所谓
“讲道理”。故事可谓是“讲出来的”事实,讲述的人具有话语权,因而
“故事”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经过讲述者建构的事实。也就是说,讲什
么,如何讲,取决于研究者如何理解个案故事。这也就决定了故事是难
以讲述完整的,因为它超过了任何人的认识能力和讲述能力。不过,叙
事形式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讲述的方式各异,比如,有让个案“讲述或呈现它自己的故事”,也
有寻找个案参与者或叙述者话语中的功能意义,如对“易感性概念”进
行的话语分析(词语出现频率),还有参与性的行动研究者讲述自己的
故事经历,或者故事与说理夹叙夹议,或者正文故事,注释论述,等等。
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讲法。比如民族志(社区研究),对社区日常生活
中相互关联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细致的描述。或以事件或社区及
个人经历过程为依据的、按照时空转换自然秩序的白描和深描;讲述一个
完整的、背后隐含问题和理论价值的故事,给读者一个“想象”世界的空间。
· 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