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228
拼爹重要,还是拼搏重要?当下中国公众对绩效分配原则的感知
空间换时间”的策略,通过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比较探讨市场转型对公众
分配价值观的影响,原因在于,中国渐进式的市场改革使不同单位的市
场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
个体工商户企业在工资福利制度、流动晋升机制、劳资关系等方面存在
显著差异。尽管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国有单位仍然延续着许多计划
经济体制时期的特征,存在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倾向;而外资企业、民
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企业由于直接面对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通常根
据能力和业绩分配工资和晋升机会( 犆犪狅 , 2004 )。因此,在遵循不同分
配原则的单位中,其员工对绩效分配原则的感知或许有所不同。例如,
有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党政机关和公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
人员更容易接受“平均原则”,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私有部门雇员和农
民则倾向“应得原则”(孙明, 2009 );外资和私营公司雇员比国有和集体
单位雇员更具机会公平感(孟天广, 2012 )。国有部门就业者对收入不
平等程度的容忍度较低(李骏、吴晓刚, 2012 )。此外,出生世代也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转型的影响, 2 与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的群
体相比,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群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更大(李骏、
吴晓刚, 2012 )。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2犪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相较于在国有部门工作的群
体,在市场部门工作的群体认同绩效分配原则的可能性更高;
假设 2犫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相较于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
的群体,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群体认同绩效分配原则的可能性更高。
(三)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收入不平等是激发公众进行社会比较和寻求社会流动渠道的重要
机制,对人们的公平分配观有重要影响( 犖犲狑犿犪狀 , 犲狋犪犾. , 2015 )。在相
对平等的环境里,由于收入差异不大,人们对不平等状况的认识和成因
关注较少;当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时,个体就会通过日常经验和社会比
较来思考收入不平等状况与收入差异的成因( 犃狉狅狀狊狅狀 , 1999 )。相关研
究表明,公众对自己和社会的评价,不仅受自身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影
响,还会受到其相对社会地位、阶层流动经历和流动机会(即自身社会
2. 需要注意的是,对出生世代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年代效应(即市场转型的影响),但这一因素
也混杂了年龄效应,我们期待今后的研究能完善对这一因素的测量和分析。
· 2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