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社会》2017年第5期
P. 69

社会· 2017 · 5

       在宗教发达的社会,比如东南亚的老挝,社会信仰相对一元,人们
   具有较一致的共享价值。在这样的社会中,多数人是同一价值体系的
   信众,社会价值体系中一系列原则标准得到广泛承认,这种状况产生了
   社会服从,较少需要另外借助组织力量来加强秩序。因为宗教组织是
   传播、保持和彰显这些价值的组织,它可以通过干预人们的信仰来影响
   行为,而人们认同这些价值,就会服从宗教组织。然而,以上所述的情
   况是信众通过信仰选择组织,信仰意愿在先,组织归属在后,而我们这
   里讨论的情况相反,是已经存在组织归属的情况下,需要对新的组织关
   系再建新认同的问题。
       与宗教信仰逻辑类似,文化同质性也能够提升价值共享的程度,具
   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通常价值观接近的成分更多。但值得注意的是,
   往往只是在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这些差别才能凸显,而且并非一成不
   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很多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故而学者很
   难证明,这种改变是旧文化(之灵活性)、还是新文化(之刚性)的影响所
   致。另外,文化因素范围太广,包含的内容众多,很难令人信服地揭示
   具体现象。比如,即使在同一文化区,也普通可见存在价值分歧的情
   况,而在不同的文化区,也存在价值一致的现象。因而文化因素很难解
   答,为什么在同一文化中,常出现价值分裂现象,又为什么在不同的文
   化中间,会出现一些价值趋同情况。对于政治问题的价值分歧,文化解
   释更难有令人满意的说服力,因为同一文化的人全部持有同一政治立
   场的状况,在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
       但文化视角的另一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组织共同体的实践,对于
   组织认同的建构是关键性的。比如,通过对教徒团体认同形成的过程
   考察,陈欣琦指出,共同体身份建构的历程,有助于组织价值认同的形
   成。其中外部环境和事件的作用不可低估:作为价值认同形成的条件,
   环境为人们的信仰实践提供了压力及动力。如果教徒共同参与了某些
   事 件 历 程,这 些 经 历 就 会 加 强 他 们 对 组 织 共 同 体 的 认 知 和 依 赖
   (陈欣琦, 2016 )。而在这些历程和故事发生之前,他们虽然能够彼此交
   流和分享信息,但未必已经有如此一致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导向。倘若
   这些价值体系具有政治性,那么道德和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通
   过常规活动,比 如 组 织 纪 律 贯 彻,来 影 响 人 们 的 认 同 乃 至 政 治 态 度
   ( 犡狌 , 2013 : 773-796 )。

    · 6 2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