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社会》2017年第5期
P. 102

国家的策略性:农业技术变迁中的政治因素


   2013 )。
       在冬小麦推广中,政治运动的思想改造可以分为唤起阶级情感和
   改造世界观两类,它们分层次重塑了农民观念,激发了他们对冬小麦的
   政治认同和生产热情。
       (一)唤醒阶级情感
       阶级情感 可 以 让 农 民 以 更 大 热 情 投 入 到 国 家 建 设 中 (裴 宜 理,
   2001 )。在西藏,翻身农奴的阶级情感此前已经在平叛、民主改革和中
   印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戈伦夫, 1990 ;《解放西藏史》编委会, 2006 )。
   现在国家要做的是,为冬小麦赋予阶级情感。
       需要强调的是,小麦被赋予阶级情感并不是凭空的意识形态策略的
   产物,而是建立在小麦的客观优势上。具体来说,小麦有两大优势,一是
   上文已经阐述的高产优势,二是食用优势。由于面筋度、黏合度等指标
   远低于小麦,青稞一般只有做糌粑一种食用方式。虽然青稞糌粑有便于
   携带、烹饪方便等优点,但吃法单调、口感一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相比
   之下,小麦则能做成多种多样的美食。历史上,面条、烙饼、图巴、老锅馍
   馍、巴籽馍姑等小麦食品都是藏族喜爱的传统食品(西藏农科所, 1978 :
   1 ),但由于产量低、配料燃料缺乏,在旧西藏,一般只有贵族和上层僧侣
   才能经常享用鸡蛋面条 38 、包子等小麦美食(河口慧海, 2000 )。
       基于这些客观优势,小麦被赋予了双重的阶级情感。一方面,国家
   将小麦塑造成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象征。小麦的高产和随之而来的小
   麦美食 39 是农民亲身感受到的。进而,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展览、报告
   会和新闻宣传,国家为祖祖辈辈习惯了低产的农民描绘了一幅小麦增
   产、吃得更饱、吃得更好的美好画卷。当时影响甚广的一篇报告文学是


   38. 藏族的鸡蛋面条是指在和面过程中加入鸡蛋(蛋清)和其他配料增加粘性做出来的面条。
   39. 由于西藏环境限制(生长季高温不足),西藏小麦的品质也存在面筋度低、粘合度不足等
   显著缺陷,烹饪时需要加上鸡蛋、油、糖等配料才能够改善品质,并通过大火高温才能做出面
   条、烙饼、油炸食品等美食(当然比青稞还是要强,青稞加上配料也做不出上述食品,这是大麦
   的生物属性决定的)。这在治理中造成的问题是:冬小麦推广早期( 20 世纪 70 年代中前期),
   由于小麦占口粮比例还不高,农民有足够的配料和燃料用以烹饪面条、烙饼等小麦美食,所以
   小麦体现出的是食用优势,受到了农民欢迎。但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大规模推广使小
   麦占口粮比例大幅提高,农民已经没有足够的配料和燃料烹饪小麦了,大多数小麦只能用来
   做糌粑,而小麦糌粑的口感不如青稞糌粑,甚至都做不熟,相比青稞就变成了劣势,农民又开
   始反对小麦。对此的人类学叙述,参见强舸, 2015 。


                                                           · 9 5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