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32
代际累积与子代住房资源获得的不平等
(二)代际累积的内涵
优势累积/劣势累积概念起源于默顿( 犕犲狉狋狅狀 , 1968 )对科学界社
会分层的研究,用以论证“发现和奖励人才偏爱早慧的制度化偏见”在
学者和科学家的人生历程中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平等,又称“马太效
应”。关于 累 积 的 运 作 机 制 及 其 与 不 平 等 的 关 联,奥 兰 德 ( 犗 ’ 犚犪狀犱 ,
2002 )进一步分析指出,累积优势是通过提高进入优势机会结构的概率
实现的,累积劣势则往往带有路径依赖的涵义。也就是说,个体早期的
优势之所以随着时间日益扩大,是因为其比早期劣势者有更大的可能
性或者更早进入优势机会结构中进行优势累积;而早期的劣势者受到
过去劣势的牵制,形成了对原有累积路径的依赖,因此他们有更小的可
能性或者更迟进入优势机会结构中,导致了优势和劣势的两极分化和
不平等。
参考“优势/劣势累积”概念,代际累积也可分为“代际优势累积”和
“代际劣势累积”两种类型,用来描述子代购房时由于代际支持的差异
引发的住房不平等。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机制发挥作用:一是父辈的
代内累积机制,二是子辈的代内累积机制。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为子代
购房提供经济支持或者直接把父代累积的住房财富作为礼物或者遗产
馈赠给子代十分普遍。也就是说,父代家庭财富或者住房资源累积的
结果导致子代住房资源累积起点的不同,因此,两个代内累积机制具有
代际相联的合理性。
总体来看,无论是代际优势累积还是代际劣势累积都是在探讨先
赋性因素对子代住房阶级地位获得不平等的影响。类似的从先赋性因
素入手分析社会不平等的研究还有布劳和林肯的“地位获得模型”,其
将先赋性因素、自致性因素作为自变量,个体社会地位作为因变量,探
讨社会阶层流动与开放的程度。当个体职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受先赋性
因素影响时,社会较为封闭( 犅犾犪狌犪狀犱犇狌狀犮犪狀 , 1967 )。由此可见,代际
住房不平等累积的因果机制,不仅可以说明个体住房阶级的流动状况,
还可以反映出社会分层与流动体系的开放与封闭程度。
(三)代际累积的因果机制和过程分析
受以往研究通过优势/劣势累积因果路径分析社会不平等的方法
和最新文献对累积过程关注的启发,本文将弥补以往累积与社会不平
等研究忽视代际的不足,从因果机制和过程分析两方面推进代际累积
· 1 2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