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97
社会· 2017 · 2
为参照群体,其平均收入对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效应,而每一种参照
群体下又分为省和市两重地理范围的定义。我们发现,在控制其他相
关变量后,个人家庭年收入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而不同的参照群体
平均收入的影响却有所差异。在控制个人收入后,只有参照群体农民
的平均收入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效应,省级农民参照收
入的负向效应比市级更强(模型 5 和模型 6 )。这表明,在评价个人生活
是否满意时,农民工倾向于与居住地的其他农民进行比较,而其他农民
工和城市就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则没有显著影响(模型 1 至模型 4 )。按
照多重参照群体框架,农民工有可能同时与三个参照群体比较,因此我
们在模型 7 和模型 8 将三个参照群体平均收入同时纳入模型,结果仍
然显示,只有农民作为参照群体的效应是显著的。遗憾的是,由于缺乏
农民工来源地的信息,我们无法锁定来源地的其他农民作为参照群体。
我们的补救措施是将分析样本限定在本地户口个案上,保证现居地与
来源地一致,结果发现,尽管样本量骤减,但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的农
民参照收入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 8 因此,我们认为,操作化上的缺陷
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核心结论。由此,假设 1犪 得到验证,即在评价个人
生活时,其他农民对于农民工构成显著的参照群体,与其他农民相比的
收入地位越高,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越高;而居住在同一省份/城市的
其他农民工的平均收入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假设
2犪 没有得到验证,因而也就失去了验证假设 2犫 的前提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相同居住地的城市就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对农民工
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这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农民工的确不会将
城市就业居民当做参照群体;其二是城市就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同时通
过大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两条路径(作为比较群体的负向影响以及作
为未来信号的正 向 影 响)起 作 用,因而 总效应 就相 当于 零(如图 1 所
示)。我们将在后文检验第二种可能性。
(四)检验同质性参照群体假设
在辨认出对于农民工有效的参照群体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与
这些同质性的参照群体的社会比较过程能否解释表 2 中所呈现的农民
工相对于城市就业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优势?表 4 展示了基于全样本的
8. 具体结果请参见附表 2 。
· 9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