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70

传统的变革与个体的重构:鲁滨逊的出走、改造与重返


   体性问题。瓦特发现,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工商业和海外殖民事业发
   展,传统形式的家庭、教区、行会、乡村进一步衰落,独立自足的“个体”
   ( 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 17-18 世纪之交的社会历史情境
   中兴起。这表现为大批城市中产阶级成为读者大众,将虚构文学作为
   日常消遣娱乐的方式。这是一种有别于神话、史诗、宗教经典的文本形
   态,重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价值,极为强调个体经验的首要地位。瓦
   特( 1992 : 8 )指出,是笛福始创了这种个体经验的倾向,它“如同哲学上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样,富于挑战性”。晚年的瓦特所做的重要
   贡献,就是将笛福思想置于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社会思想脉络之中。
       不过,瓦特对现代个体的有关解说,明显沉醉于 19 世纪思想家对
   社会的理解。在他看来,鲁滨逊的主要动机是追求自己的利好。海难
   使他获得可永久保有的土地,船上的供给品为他提供开发土地的营运
   资本。“鲁滨逊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人( 犎狅犿狅犲犮狅狀狅犿犻犮狌狊 ),但
   他对经济动机相当敏感。他敏感于物质事物( 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狋犺犻狀 犵 狊 ),做事有
   条不紊,卓有成效,还能就结果记一本好账。”( 犠犪狋狋 , 1996 : 157 )至于信
   仰,瓦特认为,虽然在鲁滨逊的活动中偶有体现,但却是从属性的。瓦
   特指出,这是一种韦伯笔下的清教徒式的信仰。加尔文宗在它的信徒
   中造成的一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内在孤独。没有教会的集体圣礼,没
   有弥撒与告解,没有信徒共同体,甚至也鲜有“爱邻人像爱你自己一样”
   的仁爱( 犠犪狋狋 , 1996 : 162 )。换言之,“现代个体主义”的核心意涵是自我
   中心主义( 犲 犵 狅犮犲狀狋狉犻犮犻狋 狔 ),其蕴含着的个体自足性,不仅表现为鲁滨逊
   的孤独,也表现在鲁滨逊颇有运气地找到为其个人好处而全心效劳的
   仆人或友人。这种人的内在性质及人与人的关系,在瓦特看来,才是现
   代社会的起点与困境。
       瓦特以广阔的思想史的视野,发现了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将
   《鲁滨逊·克鲁索》看作西方绝对个体主义最终后果的训诫书,指出鲁
   滨逊的困境正是后来西方现代个体主义的困境。不过,正是这种偏后
   的视角,使得他实际上将笛福的文本化约为 19 世纪思想家对社会诊断
   的注脚,而忽视了笛福所处的新旧转折的时代,及这种新旧交织所呈现
   出的“现代”更为丰富的面貌。
       关于这 一 点,英 美 许 多 研 究 者 已 有 共 识。 麦 斯 米 兰 · 诺 瓦 克
   ( 犖狅狏犪犽 , 1961 : 19-29 )指出,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瓦特等人对笛福的

                                                           · 6 3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