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243
社会· 2017 · 1
卷,包括 4 个面向和 50 项能力指标(见表 2 )。本地专家通过参考西方
的标准,避免了可能因为对能力体系内容的了解不全而做出有限的选
择。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选择那些他们认为符合本土的能
力指标,从而避免能力视角的“帝国主义”。因此,这份问卷最大限度地
促进了西方能力标准和本土经验之间的对话。在资料分析方法上,本
研究在中国专业能力研究中率先引入“双三角模糊函数法”,充分修正
“传统德尔菲法”的不足,不但顾及每一位专家的意见,还仅用两回合就
犻
让所有指标达成共识,甚 至 还能 提 供专 家共 识的重 要 程度( 犌 )。最
后,本研究为了最大化“德尔菲法”的效度,执行严格的“专家”认定标
准,还构建三个专家来源的异质组,以确保能够得到专业的高校老师、
大型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和优秀的资深社工对“专业能力”的权威意见。
该能力体系具有重大的应用意义。由于这些指标都是高校教育界
和实务界共同认同的从事家庭综合服务最重要的能力,这就为高校教
育界提供了一个模版,要求学校对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进行检讨,确保学
生能够在教学和实习中获得这些能力。行业协会更可以利用该能力体
系,对专业教育的质量作出规管,甚至开展课程认证的工作。另外,日
后针对社会工作者的在职培训应避免“面面俱到”和“泛泛而谈”,相反,
可围绕这个能力体系的 24 项指标进行专门、深入的培养。只有通过这
样针对性的能力建设,中国社会工作者才能有力地回应政府、大众传媒
和社会大众所提出的质疑。
在理论意义上,本研究基于“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
专业能力体系”,提出“实用专业主义”来概括中国专家对本地能力体系
的看法。在现有文献中,曾家达和殷妙仲( 犜狊犪狀 犵犪狀犱犢犪狀 , 2001 )曾以
“中体西用”为题,认为只要以中国特有文化或国情为核心,与之相符的
西方社会工作 技 术 都 可 以 引入。殷妙 仲( 犢犪狀 , 2013 )进一 步提出“实
用”( 狉犪 犵 犿犪狋犻犮 )的本土化策略,指出可以将社会工作价值观放在次要
狆
的位置,因为那些能够解决本土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受到这些文献的启迪,本研究结合本地专家选择“专业能力”的结果及
逻辑,进一步深化“实用”概念,指出其总体性原则是指本地专家并不认
同社会工作的全球化标准,而是有意选择那些适合本土情景的能力(即
犬儒思想)。
除了“实用”概念的总体性原则,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其具体化原则。
· 2 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