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177
社会· 2016 · 6
这些结论能否证实假设 1.2 ?尽管家庭收入、个体经营者和租房 3
个变量支持这一假设,但模型 3.1 中的其他变量并不支持,因此,证实
假设 1.2 的依据不很充分,统计结果对假设 1.2 难以作出明确回答,但
可以说明攻击倾向的形成具有客观基础。
相比于模型 3 ,模型 4 多了两个生活因子、公平感和失意感等 4 个
心理变量。模型 4.1 的特点是除控制变量“单身”外,影响攻击倾向的
()值与模型
因素只有 2 个:个体经营者和失意感。个体经营者的 犲狓 狆犫
3.1 几无差别,也就是说, 4 个心理变量未能对个体经营者与失意感之
间的关系产生影响,这说明个体经营者攻击倾向较强的特点不受这些
心理变量的调节。失意感中仅“(高)失意感”对攻击倾向具有影响,相
比于“无失意感”,其攻击倾向高 1.316 倍,而低失意感是无关紧要的,
并不加剧攻击倾向。
另外 3 个心理变量,即两个生活因子和公平感对攻击倾向都无影
响。特别是公平感,一般认为,当人遭受明显的不公平对待时,就容易
出现攻击性( 犛犺犪狑犪狀犱犆狅狊狋犪狀狕狅 , 1982 : 106 ),但这一特点在模型 4.1 中
没有得到证实。因此,假设 2.3 被推翻。
综合模型 3.1 和模型 4.1 的结果,影响攻击倾向的因素包括控制
变量在内一共只有 5 个,而模型 3.1 的家庭月收入、居住形式两个变量
在模型 4.1 中已不显著,因此,影响攻击倾向的因素只剩 3 个:婚姻状
况、个体经营者和失意感,也就是说,影响攻击倾向的因素很少。但由
于经济收入、学历水平、流动人口,还有生活感受、公平感等因素(见模
型 1.2 和模型 2.2 )全都影响失意感,也就间接影响攻击倾向,这使攻
击倾向的来源变得非常广泛,尽管许多来源非常间接。图 3 对这些直
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作了简要归纳。
根据图 3 我们可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失意感是形成攻击倾向的关键因素。从影响路径看,失意感
几乎是枢纽,间接因素全都汇聚到失意感,而后影响攻击倾向。这意味
着,这些因素只有上升到失意感层面,才会影响攻击倾向,如果没有上
升到失意感层面,就不会导致攻击倾向。结合模型 2.2 生活感受、公平
感具有调节作用的结论,这一结论还可拓展为,只要没有被感受到,或
者虽被感受到但没有导致失意感,不利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就不会提
()值只能证明失意感对攻击倾向具有影响作用,但
高攻击倾向。 犲狓 狆犫
· 1 7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