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175
社会· 2016 · 6
等变量与失意感之间的关系,导致统计结果出现所谓的显著影响(见图
2 左图)。模型 2.2 引入这些心理变量,相当于将其从个人收入等变量
身上剥离出来,将其影响分离出来。于是,个人收入等变量与失意感之
间的无关关系便显现出来,同时形成间接传递关系(参见图 2 右图)。
图 2 :直接影响转化为间接影响示意
因此,个人收入等变量的作用不是消失,而是通过生活感受、公平
感等心理变量间接影响失意感。模型 2.2 并不否定模型 1.2 的结论,
只是将直接影响修正为间接影响,表明客观因素的影响必须首先被感
受到,转化为对生活的不满或不公平感,才导致失意感增强。这种转化
反映了生活感受和公平感对客观影响的调节作用,由此证实假设 2.1 。
(二)影响行为倾向的因素
为分析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我们建立了模型 3 和模型 4 。模型 3
反映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模型 4 增加 4 个心理变量,通过与模型 3 的比
较,分析失意感等心理因素对行为倾向的影响。模型 3 的表达式为:
lo g 犻狋 π 犻 =犪 犻+犅 犻1 狓 1 +犅 犻2 狓 2 + …… +犅 犻9 狓 9
π无倾向
其中, π 犻 分别指“攻击”“沉默”和“依法” 3 个类别相对于“无倾向”
π无倾向
的发生比, 3 个子模型,即模型 3.1 、模型 3.2 和模型 3.3 的右边形式与
前文的模型 1 完全相同。
模型 4 在模型 3 的表达式右边增加了两个生活因子、公平感和失
意感共 4 个心理变量,其余与模型 3 完全相同。两个模型的主要统计
结果见表 5 。
1. 影响攻击倾向的因素
从模型 3.1 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个体经营者和租房者是攻击倾
向比较明显的三个社会群体。家庭收入越低,攻击倾向越明显;收入提
高,攻击倾向就会降低;收入每提高 1000 元,攻击倾向降低 17.9% 。
· 1 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