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75
社会· 2016 · 5
及“个人困扰型网络抗争”。在研究方法上,多数研究成果主要采用案
例研究法(李婷玉, 2011 ;谢金林, 2012 ;刘秀秀, 2013 )。一些论文还对
特定时间段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良荣等( 2013 )运
用定性比较分析法( 犙犆犃 )对 2010 年至 2011 年间发生的 195 个网络群
体性事件进行了大样本案例量化分析,以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
机理;有学者分析了 2002 年至 2012 年的 182 个重要网络事件的发生
诱因、表现、结局以及背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曾繁旭等, 2014 ;
钟智锦、曾繁旭, 2014 )。但总体来说,基于个体微观数据对网络抗争行
为的高质量实证研究仍比较缺乏。
网络抗争行动有强弱之分。较弱的抗争活动是对社会与政治事务
的网上吐槽、讨论和辩论,较强的抗争活动包括网络抗争行动(如签名
请愿等)乃 至 集 体 行 动 的 网 上 动 员 (杨 国 斌, 2013 )。 加 里 · 金 等 人
( 犓犻狀 犵犲狋犪犾. , 2013 , 2014 )考察了两种抗争行为在中国互联网监管下
,
的不同结果。问题在于,究竟何种因素影响网民投身于何种程度的网
络抗争?很多人仅仅基于发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显著性“革命”个
例,就印 象 式 地 断 定 网 络 抗 争 的 效 力 无 限 ( 犇犻犪犿狅狀犱 , 2010 ; 犉犪狉狉犲犾犾 ,
2012 );但也有学者对此有所质疑,例如,麦考伊和艾尔斯( 犕犮犆犪狌 犵 犺犲 狔
犪狀犱犃 狔 犲狉狊 , 2013 )编著的论文集汇集了“网络行动”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其中收录的一些文章怀疑互联网作为社会动员工具的效力,探讨了网
络对抗争行动促进作用的可能限度。网络对中国语境下抗争行动的促
进作用已经获得了研究者的证实(陈云松, 2013 ),但是与早期互联网传
入中国可能带来直接民主的普遍乐观不同,近来,互联网在抗争行动中
的限度也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首先,数字鸿沟可能加深政治资
源获取的鸿沟,使得原本不具有优势、远离网络技术的人群更严重地被
排除在互联网的影响之外( 犖狅狉狉犻狊 , 2001 ),因而网络并不会自发地带来
抗争行动,重要的是人们如何使用了网络(孟天广、季程远, 2016 )。其
次,在斯诺登事件后,技术的两面性凸显,互联网促进直接民主的同时
也为政府的审查和控制提供了便利。政府完全有能力对网络进行监
控,加里·金等人( 犓犻狀 犵犲狋犪犾. , 2013 , 2014 )曾研究了中国广泛存在的
,
网络审查及其效力。再次,黄荣贵等学者( 2015 )分析了 40 个拆迁抗争
案例,考察了意见领袖介入与否以及新媒体报道介入与否对这些抗争
成功与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因素都不是抗争成功的充分条件,
· 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