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74
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依据社会学者和政治学者普遍采用的社会抗议和抗争政治的定义
( 犜狅狀 犵犪狀犱犔犲犻 , 2013 ; 犈犱狑犪狉犱狊 , 2014 ; 犆犺犲狀 , 2012 ),本文认为,作为社会
抗议和抗争政治的一种表现,网络抗争是存在于网络上的一种带有反
抗性和反对性的政治行为。互联网拥有一系列特性,包括开放性、反控
制、低成本、匿名性、互动性(李永刚, 2009 ),这些特性的结合不仅使普
通人有了抗争的机会和平台,而且促进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尤其是对不
满的表达(即“吐槽”)。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低成本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
信息,而匿名性迎合了个体偏好伪装的冲动( 犉犪狉狉犲犾犾 , 2012 )。关于抗争
行动的一些必备要素如信息传播、认同凝聚、动员平台等,互联网都可
以提供良好的支持。凯利 ·加勒特( 犓犲犾犾 狔犌犪狉狉犲狋狋 , 2006 )总结了互联
网在抗争中的作用,即“作为动员结构”“作为政治机会”以及“作为框架
化工具”,该观点已经广为接受。在这三种作用的互动下,网络空间中
出现了大量的抗争行为。
就中国而言,伴随着一些标志性事件的发生,网络抗争逐渐受到学
界的关注。在 2007 年爆发的厦门 犘犡 事件 1 中,网络舆情的发酵引发
抗争民众在儿童节“散步”(孙玮, 2007 )。 2009 年发生的“邓玉娇刺官
案” 2 是网络抗争向现实行动转化的标志性事件,大批网民不仅在网上
抗争,而且还自发组织了“网民后援团”涌向恩施,一度导致当局封锁当
地港口加以阻止(尹连根, 2010 )。这两个标志性事件使互联网在社会
抗争事件中的动员作用得以展现。当然,随着媒介动员和网络传播在
抗争行动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一些抗争行动已经将网络和媒体传播视
为一种重要的选择性策略(吕德文, 2012 )。围绕这些标志性事件,国内
对网络抗争事 件 的 研 究 开 始涌 现。谢 金林 ( 2012 )和 方 师 师、郭 文 丰
( 2014 )对网络抗争的类型进行了讨论,前者根据抗争对象、抗争诉求、
抗争形成、抗争程度、抗争结果对网络抗争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后者基
于 2014 年中国网络社会形态调查数据指出,网络抗争可以细分为“资
源权力型网络抗争”“公共论题型网络抗争”“价值观念型网络抗争”以
1. 即当地民众对海沧半岛计划兴建的对二甲苯[ 犘犡 ]项目所进行的抗争事件。
2.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女服务员邓玉娇用水果刀刺死一名涉嫌对其性骚
扰的政府工作人员,刺伤两名,被恩施州公安局认定邓玉娇“防卫过当”,移送检察院起诉。
·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