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177
社会· 2016 · 5
机会,这种机会助力他们在后续的教育进阶中 继续胜 出,最终促成了
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然而,虽然这些学者意识到了重点中学对教
育分层的影响,但他们或者缺乏经验资料来支撑自己观点(梁晨、李中
清, 2012 ;应星、刘云杉, 2015 ),或者只关注到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分流
(梁晨、李中清, 2012 ;杨东平, 2005 ),或者忽略了教育市场化对教育分
层的影响(王威海、顾海, 2012 ;吴愈晓, 2013犪 , 2013犫 ),因而缺乏一种总
体性视角下的系统分析。
表 5 :重点中学与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二元 犔狅 犵 犻狋 回归模型
初中升高中 高中升大学
模型 13 模型 14 模型 15 模型 16
历年招生数 -0.027 -0.026 -0.013 -0.012
( 0.089 ) ( 0.091 ) ( 0.106 ) ( 0.106 )
民族(汉族 =1 ) 1.019 1.015 1.179 1.178
( 0.332 ) ( 0.334 ) ( 0.580 ) ( 0.581 )
性别(男性 =1 ) 0.196 0.191 0.170 0.173
( 0.435 ) ( 0.434 ) ( 0.337 ) ( 0.338 )
父亲职业地位 -0.011 -0.011 -0.007 -0.007
( 0.013 ) ( 0.013 ) ( 0.009 ) ( 0.009 )
父亲受教育程度 0.264 0.265 0.101 0.101
( 0.058 ) ( 0.059 ) ( 0.046 ) ( 0.046 )
入学前户籍(城镇 =1 ) 1.345 1.151 0.901 0.968
( 0.545 ) ( 0.640 ) ( 0.398 ) ( 0.632 )
市场转型(经历 =1 ) -0.181 -0.318 0.351 0.400
( 0.495 ) ( 0.754 ) ( 0.433 ) ( 0.556 )
入学前户籍 × 市场转型 0.335 -0.084
( 1.167 ) ( 0.679 )
常数项 -1.838 -1.801 -1.689 -1.730
( 0.807 ) ( 0.811 ) ( 0.742 ) ( 0.703 )
样本量 250 299
狆 狊犲狌犱狅犚 2 0.236 0.237 0.090 0.090
注:表中数据已加权,并在初级抽样单位(县/区)上对标准误进行了调整; 狆
< 0.05 , 狆 < 0.01 , 狆 < 0.001 ;此处样本量虽只有 250 和 299 ,但模型使用变
量只有 8 个,样本与变量比重至少达到 32∶1 ,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本文认为,重点中学制度本身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表征的是再
分配体制对教育领域的支配,而 1992 年开启的市场转型,则表征了市
场制度对再分配体制支配地位的动摇。它是要抛开重点中学制度,建
立一种新的优质教育资源获取渠道———“课外补习班市场”。在这里,
获取教育资源所遵循的准则是“市场至上”而非 “绩能主义”,只要你担
· 1 7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