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97

社会· 2016 · 4

   阶层是否可以维续他们的优势地位,研究结论不一。有学者声称,在工
   业化之后,由于教育重要性的增加,家族企业减少,加之一系列降低社
   会不平等的政策的推行,使得非精英阶层得到更多机会流入精英阶层
   ( 犓犪犲犾犫犾犲 , 1985 ),其 他 学 者 却 未 发 现 这 一 趋 势 ( 狏犪狀 犔犲犲狌狑犲狀犪狀犱
   犕犪犪狊 , 1991 )。
       在台湾地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阶级分析通常是发展研
   究的附属议题。如柯志明( 2003 )的理论回顾所言,经济学者如川野重
   任( 1969 )对台湾米谷市场的分析并没有阶级不平等、阶级冲突或社会
   流动的概念,甚至刻意逃避殖民地的种族歧视议题。受马克思( 犕犪狉狓 ,
   1977 )与列宁( 犔犲狀犻狀 , 1977 , 1939 )讨论俄国帝国主义农业集中化与帝
   国主义论等著作的启迪,矢内原忠雄( 1985 )的经典之作《日本帝国主义
   下之台湾》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流动理论。
       矢内原忠雄认为,台湾总督府以租税与法令推动资本主义化,其中
   又以当时世界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的糖业生产现代化最为重
   要,包括提供日资减税、工厂证照与甘蔗收集区的垄断、基础建设与贸
   易保护等激励机制。除了达成财政平衡并有助于经济成长之外(吴聪
   敏, 1993 ),在驱逐外资并压制台湾地区本地资本的政策下,其造成的后
   果是,“减低台湾人资产家的资本竞争力”并使“台湾一般人民无产者
   化”(矢 内 原 忠 雄, 1985 : 80 )。这 个 观 点 显 然 来 自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 犕犪狉狓犪狀犱犈狀 犵 犲犾狊 , 1998 )对资本主义阶级结构无产化的推论,在殖民
   地更显得阶级对立与民族矛盾重合。
       矢内原忠雄的“无产化理论”提供了既简约又可以用数据否证的阶
   级结构发展命题。在大抵承认矢内原忠雄部分贡献的前提下,涂照彦
   ( 1991 )透过对米与糖两种产业链的比较,对台湾地区本土资本与农民所
   面对的无产化趋势提出修正,认为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所出现的“米糖相
   克”现象使得台湾地区本土资本得以逃脱帝国主义对日资垄断糖业的扶
   持。然而,在20 世纪30 年代军需工业化的时期,台湾地区本土资本被再
   次合并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整体发展中,走回被收编与衰退的老路。涂照
   彦( 1991 )认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台湾地区的发展不应被归纳为
   “资本主义化”,而应该被称为“殖民地化”,虽然“米糖相克”呈现了本土资
   本的抵抗,不过日资也充分利用了本地原有的租佃剥削关系来进行资本
   积累。综观整个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即使与日资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台

    · 1 9 0 ·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