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96

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地区阶级分析


   门的向下流动这一特殊现象,然而已经靠农业就业的人口却难以流向
   工业部门。与欧美的工业国家及台湾地区战后阶级流动比率偏高的一
   般趋势相比,本文展现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阶级结构无产化
   与阶级流动”再农业化”的特征。

       二、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地区阶级研究
       由于—战后欧美殖民地的去殖民化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资本主

   义福利国家工人运动逐渐被制度化( 犔犻 狆 狊犲狋 , 1959 ; 犓狅狉 狆 犻 , 1978 ; 犈狊 狆 犻狀 犵 
   犃狀犱犲狉狊犲狀 , 1990 ),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层研究将研究焦点放在先
   进资 本 主 义 的 阶 级 结 构 与 阶 级 流 动 上 ( 犅犾犪狌犪狀犱 犇狌狀犮犪狀 , 1967 ;
   犜狉犲犻犿犪狀 , 1977 ; 犈狉犻犽狊狅狀犪狀犱犌狅犾犱狋犺狅狉 狆 犲 , 1992 ; 犠狉犻 犵 犺狋 , 1997 )。前帝国
   主义殖民地的阶级分析不是被纳入一般的工业化社会的行列(例如韩
   国与台湾地区)( 犓狅狅 , 1990 ;蔡瑞明, 1997 , 2008 ),就是缺乏可靠的历史
   数据用来研究。
       近年来,欧美学术界对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阶级流动模式及其跨
   国差异的研究兴趣逐渐增长,利用各种历史档案中的个体数据来研究
   社会流动及其变化的分析范式,逐渐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界流行起来
   ( 狏犪狀犔犲犲狌狑犲狀犪狀犱犕犪狊狊 , 2010 )。截至目前,已有个别欧美国家的研究
   成果,包括英国( 犕犻犾犲狊 , 1994 ; 犔犪犿犫犲狉狋 , 犘狉犪狀犱 狔 犪狀犱犅狅狋狋犲狉狅 , 2007 )、美国
   ( 犌狉狌狊犽 狔 犪狀犱 犉狌犽狌犿狅狋狅 , 1989 ; 犌狌犲狊狋 , 犔犪狀犱犪犾犲 犪狀犱 犕犮犆犪狀狀 , 1989 ;
                                         ,
   犌狌犲狊狋 , 2005 )、法国( 犉狌犽狌犿狅狋狅犪狀犱犌狉狌狊犽 狔1993 )、荷兰( 狏犪狀犔犲犲狌狑犲狀
   犪狀犱 犕犪狊狊 , 1997 )、瑞 典 ( 犕犪犪狊犪狀犱 狏犪狀 犔犲犲狌狑犲狀 , 2002 )和 匈 牙 利
   ( 犔犻 狆狆 é狀 狔 犻 , 犲狋犪犾. , 2013 )等,吸引个别学者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如比较
   英国与美国)( 犔狅狀 犵犪狀犱犉犲狉狉犻犲 , 2007 ),也激起阶级流动长期趋势的争
   论( 犡犻犲犪狀犱犓犻犾犾犲狑犪犾犱 , 2013 )。例如,研究发现在 1811 — 1915 年的荷兰
   乌得勒支省,父 代 地 位 对 子 代 地 位 获 得 的 影 响 日 趋 增 加 ( 犣犻 犼 犱犲犿犪狀 ,
   2010 ),而在 1800 — 1890 年的瑞典,二者之间关系却逐 渐式微( 犕犪犪狊
   犪狀犱狏犪狀犔犲犲狌狑犲狀 , 2002 );李派尼( 犔犻 狆狆 é狀 狔 犻 , 犲狋犪犾. , 2013 )对比 1865 —
   1950 年间的匈牙利职业结构后发现,首先,农业从业者(地主以及农业
   熟练工人)规模总体降低,但受农产品价格影响偶尔也有增加;其次,农
   业工人和低技术工人总量增加;第三,受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非体力
   劳动工人数量增加,绝对流动率和相对流动率都有上升。而关于精英

                                                          · 1 8 9 ·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