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163

生产“社会”,还是社会的自我生产?


   若要在地方社会中从事公益活动,则必须要与地方社会/政府合作,而
   这通常给自诩要独立于政府的 犖犌犗 组织带来极大的挑战,因为“不合
   作难以入场;合作则有失独立性原则的风险”(郭占峰, 2012 : 53 )。因
   此,基于既有的同类研究,如果我们要将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具体化到
   某一类社会公益组织中来进行讨论,那么,这类组织的行为模式可能从
   一开始就已经陷入到了困境之中,恐怕难以承载学界的厚望。不过,是
   否可能存在一种既能够有效解决入场问题,同时又能够明确认识并保
   持自身独立性的社会组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一类组织的社
   会行为是否能够承载起学界的厚望,实现上述生产社会的目标呢?在
   现实层面中,此类组织所遭遇到的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和塑造出来的具
   体组织形态与行为模式又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或许会
   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为一种公民运动的社会生产现象。沈原
   ( 2007 : 185 )在 其 论 文 中 借 助 瑞 典 社 会 学 家 斯 维 德 伯 格 ( 犛狑犲犱犫犲狉 犵 ,
   1999 )“公民的勇气”这一概念来讨论此类组织行为在实践中的主体能
   动性(沈原, 2007 : 185 )。不过,沈原也承认,这一讨论只是一种尝试。
   因为在目前中国的巨大变迁过程中,“面对方兴未艾而又表现独特的社
   会运动或公民运动,现成的社会学理论难以对之加以全面深刻的把
   握”,并因此而在社会学理论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沈原, 2007 : 185 )。
       作为一种组织实践,这一努力的确需要领导者和参与者都具有极
   大的主体能动性。不过,对于沈原所提出的研究性问题与理论回答的
   要求,可能还需要基于实地研究的经验才有可能。现实情况及对于理
   论回答的要求可能要比沈原的理解更为复杂,也确实需要面对更多经
   典社会理论的整合问题。
       从 2012 年开始,我们对一个国际公益组织 犚 基金会进行了以参
   与式观察与访谈为主的个案研究。作为一个国际性 犖犌犗 , 犚 基金会在
   大陆地区的公益活动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在调研中,引
   起我们兴趣的有三个方面:该组织强烈的理念性、独特的组织结构形式
   与扶贫行为模式。
       首先,该基金会有着强烈的“改造人的素质与行为模式”的理念要
   求。作为这一强烈理念的表达,它特别重视对于帮扶对象的素质与能
   力的提升,也就是说,这一“改造”的对象是贫困地区的基层社会成员,
   以借此有效降低贫困。在此基础上,基金会特别强调了对于扶贫工作

                                                          · 1 5 5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