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14

“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


   立即将其引用到他的《论文化表格》( 1938 年)一文中。恰恰是这篇著
   名的文章被认为是功能主义的“檄文”,奠定了后来学界对燕京学派的
   基本印象。该文表明吴文藻完成了对曼海姆理论的消化,并在此基础
   上明确边政学的方向,开始形成燕京学派整体研究格局的雏形。自此
   以后,燕京学派在经验研究方面迅速成熟起来,不再局限于一般的社会
   调查 2 ,更有部分学者从仅仅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引介转向理论与
   经验相结合的研究,诸如费孝通、李安宅、田汝康、瞿同祖等人的探索。
       吴文藻与张东荪同年发表的两篇文章显示燕京学派与思想界对西
   方方兴未艾的知识社会学关注的同步性。然而,双方呈现出不同的取
   向。与前述吴文藻的肯定不同,哲学家张东荪不仅对曼海姆的知识社
   会学做了批评性的解读,还在其基础上尝试建立自己的知识社会学理
   论。张东荪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将中国哲学西化得最系统和最
   完整的人物,其哲学体系溯源于康德并融合了同时代的柏格森和怀特
   海,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知识社会学理论(陈荣捷, 2006 : 610-617 )。
       张东荪认为,曼海姆所讨论的知识范围是社会上流行和表现出来
   的具体思想,比如某学说、某主义,然后分析其中的社会关系;而他本人
   所理解的知识不止于这些,更包括具体思想所涉及的观念范畴,“所注
   重者不是社会上的思想,乃是思想背后的骨干”(张东荪, 1938 : 18 )。他
   所讨论的“知识”概念是在与文化、生命交互下形成的;生命可被看作是
                               犵
   不断逝去之流,知识 则 是 把握( 狉犪狊 狆 犻狀 犵        )流 逝、寻求 附着固定 的 努 力
   (张东荪, 2011 : 47 )。由于不断逝去的生命是不可知的,一旦它被表现


   2. 值得说明的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另有一脉社会调查的传统,这一传统与其作为教会学校
   的背景密不可分。社会学系的创始人步济时在 1918 年任教于燕大之前,曾在基督教青年会
   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在推动发展校园服务几年后,他开始设想在大学建立一个培训社会
   服务人员的正规机构,以改变中国社会贫弱的处境,实现基督教宗教救赎的目标。所以,在他
   的指导下,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办之初的教员全部是青年会的干事,在燕大的工作属于义务
   性质。到 1920 年代,社会学系获得外界资助,能够逐步聘用一些中国教员,而这些人几乎都
   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诸如李景汉、杨开道,他们对于美国社会学强烈的实用主义和社会服务
   精神并不陌生。步济时在燕京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是“社区组织”,还有另一门与甘博( 犛犻犱狀犲 狔
   犇.犌犪犿犫犾犲 )合开的“社会调查”课(阎明, 2004 : 13-14 )。也就是说,吴文藻到燕京大学之前,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已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社会调查脉络。吴文藻对此并不充分认同,在他看来
   这些调查还未能揭示作为整体的中国究竟有何结构特点,因而显得碎片化、表面化(吴文藻,
   1990 : 152 )。相比之下,功能主义提供了一种文化系统论,将社会不同方面的组合视作有机
   体,因而得到吴文藻的重视(齐群, 2014 )。

                                                          · 1 0 7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