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105
社会· 2015 · 3
私人的资源来改善农村公共品的短缺困境。
但是,越来越多学者发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从义务本位走向
权利本位(陈锋, 2012犪 ),无理上访户、谋利型的钉子户、灰黑势力等农
村边缘群体快速崛起(申端锋, 2009 ;陈柏峰, 2011犪 ;田先红, 2012 ;狄金华,
2011 ),官民协商合作变得困难,在公共品供给和乡村社会稳定等方面,
乡村治理遭遇“内卷化” 2 的困境,资源输入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效用。
那么,资源下乡的背景下,基层治理何以不能有效承接资源的输入?乡
村治理内卷化的形成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仍然有待解答。
本文是基于一个乡镇的个案研究,在北镇范围内围绕着资源下乡
背景下的基层治理实践形成一个“乡域政治”(吴毅, 2007犪 ),这一整体
性事实构成了本文意义上的个案。也就是说,这里的个案不仅仅是单
个事件或者单个村庄,其研究单位是乡域,乡域并不是乡镇,而是将其
重点落在“域”中,即乡镇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区位的大致范围,而“发生
在乡域政治的‘域’无疑是一个布迪厄意义上具有相对自主意义的完整
的时空关系网络”(吴毅, 2007犪 : 600 )。正是这个意义上,“乡域”的概
念更是一个场景化的开放概念,乡镇大致区划了场景,但因其落脚于
“域”,就使该区划具有了空间开放性、时间延展性和政治运作影响因素
穿透性和多维性的网状化特征(狄金华, 2008 )。正如罗伯特·斯特克对个
案的界定,“个案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它可以是一个儿童、一间儿童
教室,或是一个事件,一次发生……它是许多个中间的一个……个案是
一个有界限的系统”(转引自卢晖临、李雪, 2007 )。在斯特克这里,个案
既是有界限的 区 分,同 时 也可 构 成 相对 自成一 体的 系 统。笔 者 曾 在
2009 年 7 月、 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7 月在 犇 市 北镇 3 进行为期 约
180 天的田野调查,主要通过深度个案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得田野资
料。北镇是中国北方一个普通的小镇,乡镇所属的 12 个村落在经济发
展程度、地理位置、资源占有和分布以及治理样态等方面均有差异,这
为笔者比较不同类型的村级治理,挖掘其根本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内卷化,也译为过密化,最初概念来源于吉尔茨用于概括爪哇的水稻农业生产长期以来未
曾发展,劳动生产率并非提高,只是简单重复生产的现象,内卷化就是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
(转引自计亚萍, 2010 )。杜赞奇将内卷化概念引入政治领域,提出了“国家政权的内卷化”这
一概念。
3. 根据学术惯例,本文所有的地名、人名均为化名。
· 9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