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147

社会· 2015 · 2

   代”的角度进行甄别,这对中国相关问题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 1949
   年后,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社会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相对应的,世代
   群体也可以分为两大同期群,他们社会态度的变化既是近几十年来中
   国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影响的结果,也是其反映。
       鉴于世代的角度对于理解社会、政治和文化上的变迁总是有用的
   (格伦, 2012 : 53 ),近年来,虽然中国学界对新生代 7 与其前辈在社会价
   值观和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已有大量研究(杨雄, 1999 ;李维, 1999 ;
   廖小平、张长明, 2007 ;李华松, 2008 ;李春玲、施芸卿, 2013 ),但鲜有关
   于不同世代对基督教态度差异的分析,相关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对青年
   宗教 信 仰 状 况 的 探 讨 (华 桦, 2009 ;孟 兆 怀, 2009 ;许 春 燕、魏 大 为,
   2011 )。少数研究虽涉及青年人对宗教的态度(刘绮菲, 2000 ;黄皖毅,
   2006 ),但并未将基督教单列出来,也未将其置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
   化的背景中考察。
       基于此,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对于那些出生和成长于改革开放
   之后的新生代而言,他们对基督教的态度是否与前辈有所不同,是否呈
   现较为显著的变化。
       明确世代比较这一视角后,我们还看到,探讨民众对基督教的态度
   也有多种途径。本文认为,基于中国的现实和宗教的地位,信任应当是
   了解人们对基督教态度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因为宗教信任属于系统信
   任,而系统 信 任 的 实 质 反 映 的 是 民 众 对 其 社 会 合 法 性 的 认 可 程 度
   (哈贝马斯, 2000 : 287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宗教信任研究在西方学
   界也逐渐兴起。
       不过,西方学界的问题意识是为了验证查维斯的新“世俗化论”。
   古典“世俗化论”通过测量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实践,得出宗教在现代社
   会必会衰退的结论( 犠犻犾狊狅狀 , 1982 ; 犇狅犫犫犲犾犪犲狉犲 , 1985 )。但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个论断遇到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查维斯
   ( 犆犺犪狏犲狊 , 1994 )对古典“世俗化论”进行了修正。他坚持“世俗化论”中
   关于宗教的影响会渐趋衰落的立场,但放弃通过宗教实践和信仰等对
   世俗化趋势进行测量的思路,改而关注宗教权威的变化。为从经验上
   对此予以证实或证伪,西方学界将“宗教权威”操作化为民众对宗教组


   7. 在学界,新生代多用于农民工。本文借此概念并将之指称 20 世纪 80 年代后出生的同期群。

    · 1 4 0 ·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