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社会》2019年第1期
P. 185
社会· 2015 · 1
四、结语:作为道德力量的彼岸世界
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欧美学者,倾向于把自己社会中的宗教当成
宗教,把中国社会的宗教当成“政治”或者“经济”。因此,本文提出了
“回到宗教”这一主张。但是,如何回到宗教,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正如上文所言,“宗教”这一概念在中国有着特殊的谱系,深受政治精英
和知识精英的塑造。因此,在谱系研究完成之前,官方定义的“宗教”无
法构成“回到宗教”的落脚点,否则,大量鲜活的宗教现象都将脱离观察
者的视野。
这一思考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场争论有关。阿萨德( 犃狊犪犱 ,
1983 )曾经批评格尔兹( 犌犲犲狉狋狕 , 1973 )的宗教定义,认为如果将宗教界
定为一个解释社会生活的“文化体系”,就等于预设了这个体系是密不
透风的,而“宗教”的含义必定是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下的具体历史过程。
阿萨德以后,比较宗教研究似乎成了空谈,研究各社会的宗教专家越来
越投身于“宗教”概念的嬗变过程,而很少进行跨社会的宗教比较。本
文认为,这种思路固然有价值,但却是导致今天欧美学者越发将宗教还
原为“政治”或“经济”的重要原因。如果每个“宗教”定义都必须在具体
的历史过程中解构而放弃各个历史过程之间的通约性,那么一切就都
成了被“权力”和“自私”这两个不曾被解构的概念塑造的特殊历史,那
也就无所谓对 “宗 教”的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了。罗 塞 布 劳 特 ( 犚犻犲狊犲犫狉狅犱狋 ,
2010 )在其致力于定义宗教的一部专著中指出,如果不能克服后现代只
认具体过程不问比较价值的倾向,宗教社会学就不会有出路。“回到宗
教”应该从认识宗教的“不可还原性”开始。
汲?( 2009 )在《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文中,指出
了礼物范式对于揭示宗教不可还原性的特殊意义。这篇文章虽然旨在
梳理法国学界的礼物范式,但对研究中国农村宗教复兴却有着重要的
启发意义。汲?提出,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社会成立的条件,是集体道德
的表现,因为“加持”宗教的力就是社会本身;宗教是“自成一类”、不可
化约的。莫斯通过《礼物》一文,论证了为何集体与个体、道德与物质生
活、义务与自愿是相互交织的。这一切都有赖于人与物、与他人之间的
“混融”和“总体性”,并由此生成一种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对象———“集体
期待”。莫斯开创的“礼物交换”模式,“绝不是要低估权力、物质利益的
· 1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