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社会》2014年第5期
P. 237
社会· 2014 · 5
表 1 :某位社会科学家的测试结果
犛狅狌狉犮犲 犛犛 犱犳 犕犛 犖狌犿犫犲狉狅犳狅犫狊 = 25
犕狅犱犪犾 283855969 4 70963992.1 犉 ( 4 , 20 ) = 396.98
犚犲狊犻犱狌犪犾 3575223.44 20 178761.172 犘狉狅犫 >犉 = 0.0000
犜狅狋犪犾 287431192 24 11976299 犚狊 狇 狌犪狉犲犱 = 0.9876
犃犱 犼 犚狊 狇 狌犪狉犲犱 = 0.9851
犚狅狅狋犕犛犈 = 422.80
犢 犆狅犲犳. 犛狋犱.犈狉狉 狋 犘 >| 狋 | [ 95% 犆狅狀犳.犐狀狋犲狉狏犪犾 ]
狓1 20.86665 3.180685 6.56 0.000 14.23186 27.50145
狓2 -15.84126 4.070628 -3.89 0.001 -24.33244 -7.350077
狓3 9.416735 3.563831 2.64 0.016 1.982713 16.85076
犮犪狊犲9 16371.25 480.729 34.06 0.000 15368.47 17374.04
_ 犮狅狀狊 320.389 295.9571 1.08 0.291 -296.5168 938.1947
资料来源: 犜犪犪 犵 犲 狆 犲狉犪 , 2008 : 22 。
塔格培拉( 犜犪犪 犵 犲 狆 犲狉犪 , 2008 : 狏犻犻犻 )评价道:“如果当真存在着如同物
理学定律一样的社会规律,那么即使是在数据没有误差的情况下,我们
也别指望这些统计社会科学家能够发现它们。”其原因在于,当代社会
科学家们普遍缺少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他们所使用的科学方法
往往只是对于自然科学的机械模仿,违背了在科学研究中使用量化方
法时所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二、问题出在哪里?
(一)建模的目的
塔格培拉( 犜犪犪 犵 犲 狆 犲狉犪 , 2008 : 7 、 8 、 11 、 44 、 88 )指出,之所以出现上
述现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普遍误解了“模型”的意
义。在处理手头已有数据时,他们往往用各种回归对其进行拟合,此时
所得到的最佳拟合模型便成为研究输出。可是在塔氏看来,这种拟合
即使再完美,也只是一种“事后解释”或“后见之明”( 狅狊狋犱犻犮狋犻狅狀 )。科
狆
学模型的真正效力在于它的预测功能( 狉犲犱犻犮狋犻狅狀 ),尽管已知数据为研
狆
究提供了经验基础,但是模型的“科学性”必须由外部和未知数据而非
内部和已知数据来决定。如果科学家们没有对原始数据集( 犻狀犻狋犻犪犾狊犲狋 )
之外的数据进行考察,他们的研究根本不能算作完成。然而在当代社
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常常只去寻找满足手头数据的模型,绝大多数
模型在发表完论文之后便成了毫无用处的摆设,并没有人去阅读乃至
参考这些模型中的具体数字与公式。量化研究者们常常受到一种朴素
· 2 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