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社会》2014年第4期
P. 20

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


       也能发财。我将向我父母和其他村民证明返乡也是一个正确
       的选择。
       阿辛动员他的亲戚和邻居,从他们那里承包了大约 20 亩耕地开始
   了他的创业计划。在综合考虑当地的情况后,阿辛决定种植西瓜。但
   因为西瓜生长季节碰上大雨,成熟过快,没有及时销售。父亲从一开始
   就反对阿辛的计划,他在背后劝说其他人撤回土地。仅仅几个月的光
   景,阿辛就几乎花光了全部几千元积蓄。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离家返
   城打工。
       阿辛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同村里其他同年纪的人一样,善
   良、勤劳,而且可能还有点固执。他耕作了一辈子来养家糊口, 13 比其
   他任何人都更理解这片土地,也更熟悉这个村子。在他看来,留在这片
   土地上务农就永远无法摆脱贫困。父亲对阿辛返乡“创业”的强烈反对
   其实和他当年劝说阿辛再次参加高考的态度是一致的。在父亲看来,
   农村不是有为青年应该待的地方,在这里没有机会摆脱穷苦人的命运,
   无力避免苦命的生活(郭于华, 2008 )。农民生活的穷和苦让阿辛的父
   亲坚信,有高中文凭的阿辛应该尽力离开农村去追求更好的前途。在
   今天的中国农村,持阿辛父亲这种看法的人并不在少数,这种看法的盛
   行是城市霸权的结果,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背景下现代性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倾斜( 犢犪狀 , 2008 )。
       父亲对儿子返乡创业计划的反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圈地”:
   父亲绝无可能让儿子留在农村。父亲意志的胜利打消了阿辛回乡的强
   烈愿望,它导致一种类似的“圈地”效果:既是精神上的,也是肉体上的。
       阿辛遭遇的这种“圈地”经历决不是个别现象。在那些决心回乡做
   点小生意的农民工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最终回到了村庄。 14 而在这些
   少数返乡者中,很多又以生意失败告终。我们在深圳和东莞遇到一些
   返乡创业失败后又回到城市的农民工。女工阿华就是这样的个案,她
   回家嫁给了一个裁缝,然后在粤西老家养鸭子。她向我们讲道:


   13. 当我们于 2008 年在阿辛的老家拜访时,他父亲一个人负担起家中五亩农地的所有农活,
   此外还要养猪,一个人支撑起一个七口之家:包括阿辛的奶奶、母亲、父亲、阿辛自己和妻子及
   两个孩子(一个 3 岁的女儿和一个 1 岁的儿子)。阿辛的奶奶和母亲也没闲着,他们都尽其所
   能一起帮忙养家糊口。
   14. 参见:韩俊、崔传义 . “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中国经济时报》, 2007-12-27 ( 5 )。

                                                           · 1 3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