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88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


   感视作运动参与者可以控制的资源而非不可制约的洪水猛兽。
       综上所述,西方学术界对集体行为/社会运动中的情感分析呈现出两
   条理路,传统情感主义与新情感主义各有所持,构成了情感研究中非理性
   与理性视角的对立。我们认为,这种对立或许缘于各自不同的经验支撑。
   从 18 世纪至 20 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社会重组,各种基础性
   的制度、规范与价值均在这一过程中解组与重构,以至于集体行为/社会运
   动本身大多以冲突、撕裂和骚乱的形式出现。及至 20 世纪 60 年代,美、法
   等国的学生运动仍多以激进化状况呈现。由此可见,传统的情感主义分析
   对一系列集体行为/社会运动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
   方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社会的激进化能量减弱,取代政治抗争的是各
   种专业化诉求,而后者共享着相似的价值文化,由此也避免了社会运动的
   激进化,这无疑成为新情感主义分析的经验注脚。
       以西方的研究来反观中国,我们发现,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矛盾诱因
   各异,各种制度、规范、价值及文化均处于变化、开放和不稳期,这就决
   定了民众心理与行为选择漂浮不定,跳跃性极大,既会受到结构性因素
   的制约,又容易为突发状况对结构的冲击所牵引。因而,上述两种情感
   分析的范式既都可能在此找到对应性的经验,又都可能显得解释力不
   足。譬如,我们既能够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看到情感的极度宣泄,并因
   此联想到特纳( 2009 : 174 )有关弱民主国家扩散性的愤怒与对抗性社会
   运动相关性的提示,又能够从中看到更多群体性事件中的情感管理,进
   而去思考中国式抗争的特点。因此,在有关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研
   究中,就既要借鉴和吸纳海外理论,又要根据本土经验进行思考,更应
   当进一步地比较分析,以期寻求新的理论突破,并以此来把握转型期中
   国社会结构与民众心理的关系。

       二、 犇犎 事件简述

       之所以将 犇犎 事件作为核心案例,是因为这一事件持续时间长、影
   响大。 犇犎 事件持续时间长达三个多月,在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中实属少见,而且,在该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情感之于其发生、发展和变
   化的机制性关系显现得尤其充分,加之媒介报道也特别多,因此,以该
   事件为核心案例进行分析,有利于考察其中情感轨迹的演变;而事件的
   广泛影响则使情感的作用更加复杂多向,特别是经由各种传媒动员起

                                                           · 8 1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