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86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


   血腥野蛮的行动之外就没法满足……在这种普遍亢奋的影响下,我们
   看到最平庸、最老实的市民变成了英雄或者屠夫”。涂尔干的观点与同
   一时期的法国学者勒庞十分类似,但勒庞( 2004 )更加强调群体行为的
   非理性变异,认为集体环境中情感的渲染使得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渐趋
   一致,变 得 越 来 越 野 蛮。 勒 庞 的 观 点 在 美 国 学 者 布 鲁 默 ( 犅犾狌犿犲狉 ,
   1946 ,转引自赵鼎新, 2012 : 63 )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后者认为聚
   众的形成是一个人与人的符号互动过程,他将此过程称为“循环反应”,
   并将其划分为“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三个阶段。斯梅
   尔塞( 犛犿犲犾狊犲狉 , 1962 : 72 )认为,集体行为本质上是“不耐心者的冲动”
   ( 犪犮狋犻狅狀狅犳犻犿 狆 犪狋犻犲狀狋 ),参 与 者 往 往 存 有 一 种 与 事 实 相 悖 的 信 念

   ( 犿犲狀狋犪犾犻狋 狔 ),即认为自己只要( 犻犳狅狀犾 狔  )采取行动,就能改变现状。然而
   这种思想“短路”( 狊犺狅狉狋犮犻狉犮狌犻狋犲犱 )恰恰就是骚乱( 狉犻狅狋 )和迷狂( 犮狉犪狕犲 )等
   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基础。
       早期集体行为研究者将聚众情境下的情感视为非理性,认为它是
   暴力、攻击和破坏行为的重要原因,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前后,一些社
   会运动研究 者 开 始 引 入 另 外 一 种视 角。麦 卡锡和 扎 尔 德 ( 犕犪犆犪狉狋犺 狔
   犪狀犱犣犪犾犱 , 1977 )认 为,怨 恨 和 不满 是 社会 运 动 得 以 展 开 的 动 力,它 们
   “能够对社会运动提供草根式的支持”,而且“怨恨和不满很可能由问题
   策划者和运动组织来定义、创造并操纵”。他们强调社会运动中理性的
   资源动员取向,认为情感是可资动员和调配的资源。以麦卡锡和扎尔
   德为主倡导的资源动员分析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社会运动研究,这种理
   性主义转向导致了整个 20 世纪 70 — 80 年代社会运动研究几乎再也难
   以见到“情感分析”的踪影( 犑犪狊 狆 犲狉 , 2011 )。然而,“事实上,情感以及产生
   和维持这些情感的交往仪式是所有对抗社会结构的集体行动的关键资
   源”(特纳, 2009 : 173 )。于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以贾斯柏为代表的学
   者又开始复苏此类研究。
       与传统情感研究的单一路向不同,晚近社会运动的情感研究对情
   感表现的多维性及其不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比如对愤
   怒、生 气 等 情 感,新 情 感 主 义 更 突 出 其 道 义 支 撑。 贾 斯 柏 ( 犑犪狊 狆 犲狉 ,
   2011 )特别将愤怒归类为“道德情感”( 犿狅狉犪犾犲犿狅狋犻狅狀 ),认为人们之所
   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特殊事件或信息的发生违背了人们特定
   的道德原则,而社会运动的诱发往往出于意外事件对目睹者产生了强

                                                           · 7 9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