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62
从边缘到主流:集体行动框架与文化情境
运动在前后两个阶段使用了不同的动员框架,两个框架所涉及的文化
情境中的“资源”要素各有不同,并产生了相异的动员效果。文化情境
为框架转换提供了依据,而框架转换后动员的成功和运动的扩展又为
动员框架重塑文化情境提供了可能。本文所依据的经验材料包括“反
高铁”运动中运动领袖和积极分子所使用的各种话语、标语、图示和影
像,以及笔者于 2009 年中至 2010 年初在香港收集的田野观察和访谈
资料、与事件相关的媒体报道、公共评论等。
二、动员框架与文化情境
社会运动不只是一个结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犜犻犾犾 狔1978 ,
,
1986 , 1993 ,转引自赵鼎新, 2006 : 235-240 )。影响社会运动动员过程
的不只是政治机会和动员结构这样的结构性因素,贯穿机会、组织和行
为之间的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人们对与运动相关的特定事件
和情形赋予的意义( 犕犮犃犱犪犿 , 犲狋犪犾. , 1996 : 5 )。动员者通过各种“话语
实践”表述这些意义,他们需要向潜在的参与者、支持者、旁观者,以及
社会运动过程中的其他行为体(如媒体、政治权威等)说明运动所针对
的问 题 如 何,以 及 通 过 什 么 样 的 行 动 来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犛狀狅狑 犪狀犱
犅犲狀犳狅狉犱 , 1988 )。
“框架”概念最初是指帮助个体认知、理解、鉴别,以及标记周围所
发生的事情的“解读程式”( 犻狀狋犲狉 狆 狉犲狋犻狏犲狊犮犺犲犿犪 )( 犌狅犳犳犿犪狀 , 1974 ),是微
观个体层面( 犿犻犮狉狅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犾犲狏犲犾 )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概念。有研究
者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对社会运动的分析中,并建立了“集体行动框架”
概念,将“框架”从个体的“解读程式”重新定义为集体(行动)的“解读
包”( 犻狀狋犲狉 狆 狉犲狋犪狋犻狏犲狆 犪犮犽犪 犵 犲 )( 犌犪犿狊狅狀犪狀犱犔犪狊犮犺 , 1983 ),即社会运动领
袖用来表达诉求、界定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系列观点、修辞、论述、文本和
标记等( 犛 狆 犲犮狋狅狉犪狀犱犓犻狋狊狌狊犲 , 1977 )。通过一定的“框架”,社会运动组
织或社会运动领袖赋予客观世界和运动所涉事件或现象以特定意义,
并扮演“信息发射体”的角色将其传播与推广,其最终目的在于取得潜
在参与者的共鸣,并成功动员他们付诸行动。
框架分析与政治机会和动员结构所要解释的问题一致,即人们为
何参与社会运动,又如何被动员起来参与社会运动,但与后两种研究路
径从结构层面的解释不同,框架分析选择了社会运动中的文化面向。
· 5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