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184

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


      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对人们的教育获得和职业获得进行了卓
   越解释,并以简约著称,在教育与职业获得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包括邓肯本人)进行了自变量、中间变量和因变
   量维度的拓展,以期对家庭背景优势的代际传递给出更详细的阐述和
   解 释 (许 嘉 猷, 1986 )。 在 这 些 衍 生 模 型 中,子 辈 的 教 育 期 望
   ( 犲狓 狆 犲犮狋犪狋犻狅狀 )或热望( 犪狊 狆 犻狉犪狋犻狅狀 )作为中间变量,获得了对于教育获得
   的显著解释力。威斯康星模型将教育期望等社会心理变量作为调节家
   庭背景优势对教育获得影响的中间变量,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此之
   后,教育期 望 一 直 被 视 为 教 育 获 得 之 最 有 效 的 预 测 变 量 ( 犑犪犮狅犫犪狀犱
   犠犻犾犱犲狉 , 2010 )。本文试图在经典地位获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父母对
   子女以及子女个人的教育期望来解释子女的教育获得状况,但本文仅
   关注高等教育的获得。
       具体而言,本文运用 2010 年“上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犖=
   1181 )数据,对上海常住居民的大学教育获得进行分析,引入父母的教
   育期望和子女的教育期望 1 作为解释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影响的中间
   机制,尝试为国内教育获得研究增加新的解释途径。


       一、家庭背景与教育地位获得
       社会流动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父辈的优势社会地位是如何传递
   到下一代的。布 劳—邓 肯 地位 获得 模型( 犅犾犪狌犪狀犱犇狌狀犮犪狀 , 1967 )认
   为,教育作为代际流动的中间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几乎在所
   有国家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验证( 犌犪狀狕犲犫狅狅犿 , 犲狋犪犾. , 1991 )。一方
   面,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们获得社会位置的重要自
   致因素,是缓解社会不平等的关键机制;另一方面,教育也是阶层优势地
   位传递的再生产机制:家庭背景优势通过多种途径转化为子女的教育优
   势,当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再凭借教育优势来获得优势的社会地
   位,从而实现代际传递。因此,教育在现代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社
   会流动的自致性因素,也是实现社会继承的潜在手段(李煜, 2006 )。
       那么,家庭背景优势是如何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的?国内学者针


   1. 在没有特别言明的情况下,为保证文字的简洁,本文所指的“父母或父辈的教育期望”均表
   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子女的教育期望”则是指“子女个人的教育期望”。

                                                          · 1 7 7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