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106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
以上结合更多案例所做的延伸性讨论,使我们对经由 犇犎 事件所
梳理的群体性事件的情感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确证,并对其塑造机制有
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便能够进一步借助既有社会运
动研究的理论框架来比较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定位其情感表达的
特征。当然,这种比较与定位仅仅具有相对而非绝对意义,因为中国群
体性事件的制度环境、社会氛围、自身发育和社会效果等都与严格意义
上的社会运动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就其作为民意表达的特殊方式
而言,却又具有社会运动的属性。因此,将其纳入比较视野做进一步思
考,有助于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提炼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中
国的群体性事件尚未获得如西方社会运动那样的合法性与制度化保
障,但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控制松动,又使一些不带有政治挑战性而只具
有具体利益诉求的抗争有了产生的可能,所以,群体性事件其实就是在
这种 “合 法 性 困 境 ”与 “政 治 机 会 结 构 ” 29 ( 狅犾犻狋犻犮犪犾狅 狆狆 狅狉狋狌狀犻狋 狔
狆
狊狋狉狌犮狋狌狉犲 )空间的缝隙中寻求生存,而消解合法性困境并撑大机会空间
所依靠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路径,就是诉求的道义基础,依此,才可能
获得行动勇气与正义理据,让为政者默认或接受。这就决定了群体性
事件的最基本依赖是强烈的道德情感而非专业化组织,而既有制度无
法有效地舒缓转型期的结构性紧张,易令民众郁积不满,这本身也构成
了群体性事件的弥漫性政治文化背景。由此,我们认为,被赋予了正义
认知的道德情感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并催生高潮和持续坚持
的最重要机制。这就决定了情感因素在中国当代群体性事件中发挥着
远比西方社会运动更加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群体性事
件中的情感动员在更多时候就替代了社会运动研究所强调的组织化和
专业化动员的作用,成为学者在研究中更应当注意的因素。而情感之
于群体性事件的逻辑性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情感的宣泄,即所谓“泄愤”。情感的中心性作用内含了情感
29. “政治机会结构”一词源于 1973 年美国学者艾辛杰( 犈犻狊犻狀 犵 犲狉 , 1973 )探讨都 市 运 动 的 文
章,主要指涉都市的政治环境因素,后来得到其他学者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运动研究中的重
要概念。不过,由于其涵盖的外延宽泛,其具体指涉,包括研究的适用性等都颇受争议(比如
犌狅狅犱狑犻狀犪狀犱犑犪狊 狆 犲狉 , 1999 )。但是,本文认为,就当前中国而言,这一概念仍然有适用价值,至
少当代中国体制中的层级矛盾、意识形态话语的亲民性、媒体的公共参与等,都是民众集体抗
争的机会空间所在。
· 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