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95

社会· 2013 · 6

   等人( 犅犲犾犾犪犺 , 犲狋犪犾. , 1996 : 47 )在分析美国个人主义时,批评了作为表
   达型个人主义的典型心理诊断模式,指出虽然经理和心理诊疗师的文
   化不以各式传统道德家的语言说话,但也通过明确的理念、美好生活的
   意向以及获取的方法毫无疑问提供了一种主观意志的生活规范秩序。
   但是,它对生活的理解一般而言是与道德秩序的古老理念相对,其核心
   是自我赋权的自主个人,这些个人被假设具有能力选择他即将承担的
   角色和做出的承诺,这种假设不是以更高的真理为基础,而仅仅是根据
   个人判断的生活效率标准而做出的。这种视角下的自我“以成本—收
   益计算法为坐标,根 据 自 我 自 身的各 种欲 望和 满足来 界定”( 犅犲犾犾犪犺 ,
   犲狋犪犾. , 1996 : 127 )。然而,越来越多聚焦于全球化路径的跨文化人类
   学和心理学研究出现的新证据则表明,基于个人主义的心理治疗文本
   策略在非西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实践并不能得到广泛回应。适合于
   西方文化境遇中行为改变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导向的理论实践,在“高语
   境”集 体 主 义 特 征 的 传 统 社 会 的 普 适 性 已 经 开 始 受 到 广 泛 质 疑
   ( 犎狅狉狋狅狀 , 2006 )。
       在“ 5 · 12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心理康复实践中,心理辅导治疗的个
   人主义方法论导向的主要表现就是作为“医生”角色的扮演。这是自二
   战以来,以心理分析和认知心理为代表的心理诊疗学惯于扮演治病救
   人的“医生”或“治疗师”角色的体现,也是当代西方内心表达型个人主
   义全力强调交流技巧对心灵抚慰的绝对意义的体现。这就使“医生”或
   “治疗师”惯于从以专业量表诊断与治疗为导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 犘犜犛犇 )视角去定义、测量和解释那些被量表筛查出来的“病人”,并在
   为他们编织的脱离文化语境的心理治疗世界中提供内心表达的治疗。
   而在过度医学化和治疗泛滥的同时,规模化人群中广泛潜藏的心理弹
   性疲劳、飘忽不定却只能日积月累的消极情绪由于被冠以“脱俗”、“淡
   泊”的面具而又被治疗师们极大忽略。无论是专业临床治疗或非专业
   的各种咨询辅导活动,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由于缺乏对当地集体主
   义文化维度的认识,因而不能解读灾难的文化表征所包含的本土诉求
   所具有的经验含义。这不仅体现为缺乏对本土文化经验作为问题集体
   解决共享策略的认识,也体现为对集体主义语境中人们遵从、认同、选
   择自己的认识、理念、行为之传统路径的不屑一顾。现今,灾区许多地
   方不断增加并遍布的乡村卫生院和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辅导站、点、室

    · 8 8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