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社会》2013年第6期
P. 96
神话叙事:灾难心理重建的本土经验
就是很好的说明。正是由于翻译和搬运而来的心理治疗文本策略缺乏
本土文化面相,原本就是作为典型的西方个人主义语境/境遇下的心理
门诊,被简单地复制到以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为根本特征的传统社会中,
并把他们认定的“心理创伤患者”或“脆弱人群”从真实生活的社区共同
体之集体共享的语境中剥离出来,置于由专家设置的非真实生活的场
景中“被辅导”和“被治疗”。田野工作中常常会发现,许多村民能够容
易地指认出村里的“心理创伤疾患”儿童,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些孩子常
常被城里来的医生光顾。更有些本末倒置的现象是,那些让人眼花缭
乱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技术的受益人似乎往往是中心城市的大学课堂
里传授西方心理学的学者和专业咨询开业师,而不一定是那些有着普
遍心理创伤康复诉求的脆弱人群。西方临床心理学面对传统、人性和
真实社会生活的居高临下态度,很显然是来自于“专家”精英话语中的
一个普遍推定,即认为,心理创伤康复的密码是掌握在几十年来在西方
社会系统中积累的心理学专业文本知识里,而不是存在于千万年来源
远流长的族群共享的文化经验的历史实践中。
四、结论
利用神话叙事的传统方式促进羌寨儿童长期心理康复,这是在探
索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用于健康促进的众多田野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对
本土文化经验作为灾后规模化人群心理康复重建的一个地方性范例的
探索。这个历时三年的纵向跟踪研究所揭示的基本事实表明,起码是
在羌族儿童人群中,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心理咨询辅导治疗对于规模化
人群灾后长期心理健康促进具有普遍性的积极意义,而以本土文化经
验作为灾难心理创伤问题集体解决的策略却被证明是对人群适宜的和
有效的。尽管如此,这个研究显然不是着眼于本土文化心理学概念构
架的探索,因而并不能全部回答创伤心理康复之文化经验形成、继承、
装配、实践等原理性机制。然而,这个研究提供的社会人类学视角却让
我们清楚地看到,正如贝拉等人的研究所表明的,以西方个人主义方法
论为导向的临床心理学及各种心理交流辅导技术正在经历传统文化维
度和道德共同体的严峻挑战,而过去一直作为背景的文化经验,却在这
个田野实践中带着浓重的乡土气息步入了心理实践的前台。这不仅表
明,基于西方哲学理念所指导的科学知识体系无论多么专业化和系统
·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