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社会》2013年第4期
P. 103
社会· 2013 · 4
论,笔者对这两种解释进行简要地评述。
(一)相对剥夺论:变化的是“参照点”还是“参照系”
个体的主观感受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社会学
传统中“相对剥夺论”的重要洞见。相对剥夺概念是由斯托福及其合作
者( 犛狋狅狌犳犳犲狉 , 犲狋犪犾. , 1949 )提出,经过默顿的拓展和深化之后,与“参照群
体”理论结合起来,大大加强了概念的社会结构意蕴。“相对剥夺论”认
为,要理解个体的主观感受,就必须理解个体所处的群体关系结构,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参照群体”,因为“人们在塑造自己行为、形成各种态度
时,所取向的常常不是自己的群体,而是别的群体”(默顿, 2006 : 396 )。
“ 相对剥夺感”概念揭示了个体主观感受与群体关系结构之间的联系,在
许多经验研究中颇具解释力。 5 受到“相对剥夺感”概念的启发,研究者注
意到,中国市场化转型背景下群体关系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某些群体
相对于自身的“参照群体”而言,在生活机遇上有“相对剥夺感”,因此地
位层级认同发生下移。刘欣( 2001 )最早用“相对剥夺论”来解释中国城市
居民的地位层级认同。他认为,“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生活机遇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动,相对于人们所处的客观阶层地位来
说,对阶层认知的差异会有更大的解释力”,他称其猜想为“阶层意识的
相对剥夺论命题”(刘欣, 2001 : 10 )。“当代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课题
组( 2004 : 23 )也认为,“处于相对剥夺地位的人确实更可能对自己处所的
阶层有着更低的认同,同时更不可能有中层以上的阶层认同”。
“ 相对剥夺论”认为,群体关系结构的改变使某些群体的“参考点”
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进而地位层级下移的现象。
“ 相对剥夺论”解释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认识到地位认同的建构过程是
依托于某个参照物。然而,参照物的改变既可能是某些个体或群体的
具体“参照点”发生改变,也可能是整个社会地位认同的“参照系”发生
5.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许多应用“相对剥夺感”进行解释的研究恰恰忘记了这一概念的初衷,
根本没有关注到群体关系结构这一社会学维度,而把“相对剥夺感”泛化为简单化的心理感
受。在测量相对剥夺感的过程中,一些研究者根本不去确定回答者所处的群体关系和其参考
群体,而直接采用心理层面的测量,相对剥夺概念的社会结构意蕴因此丧失。“相对剥夺感”
命题中个体心理感受与群体关系结构之间的关联,在此被偷换成为个体的两种心理要素之间
的相关,貌似合理的解释背后可能是一种同义反复。例如,“认为自己近年来生活变得更差的
人地位层级认同也更低”,这种发现只是常识的重复,而非“相对剥夺感”命题的严格内涵。这
种概念的泛化是不严谨的。
· 9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