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9
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面对未来五
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对于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一要建立评估标准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
评估产业链供应链在面临外部冲击时的抗压能力和恢复速度。衡量产业链供应链在遭受干
扰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考察产业链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基于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期发展和环境保护。建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涵盖
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设立多层级的预警体系,包括企业级、行业级和国家级预
警平台,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二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突破 “卡脖子”技术瓶颈。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
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人才支撑能力。三要优化产业布局。合
理规划产业布局,将更加重视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避免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全
球产业链供应链将更加注重区域化和本地化布局,减少对远距离供应链的依赖。建立完善
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
应,避免因供应中断导致生产停滞。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考量因
素。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物流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和可靠性。四要提升供应链管理水
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推广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
术和方法,数字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灵活性。
建立健全产业链供应链的治理体系,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协同的治理机制。五要加
强国际合作。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衰退等可能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
定。必须深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商业联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享资源和
技术,共同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挑战。
(四)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争做世界第一。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是提升我国服
务贸易竞争力、深化服务业开放的重要举措。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虽然已成为全
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但是未来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一要提升高附加值服务贸
易竞争力。加大对信息技术、数字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支持,推动
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支持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鼓励企业开拓国际
市场,特别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和数字服务的发展,
推动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二要优化传统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提升旅游、运输、建筑
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
牌和运输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和欧洲市场,提升市场份
额。三要深化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吸引外资进入,推动服务业的双
向开放。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政策协调,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积极参与国
际服务贸易合作,推动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服务贸易的
标准化水平。四要完善服务贸易支持体系。增加对服务贸易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支
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提供税收优惠,降低服务贸易企业的税负,鼓励服务贸易的发展。
提供金融支持,包括信贷、保险、担保等,解决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难题。建设服务贸易
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支持。建立统一的服务市场,消除
内部壁垒,促进服务贸易的自由流动。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服务业的人
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创新服务贸易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营造良好的营商
环境。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