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7

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 “十五五”时期的重点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将更加重视经济发
             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为实
             现 2035 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期。构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 “十五五”期间将更
             加成熟和完善。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措
             施,将有效激发国内市场活力,促进供需两侧更高质量的动态平衡。四是国际地位与影响
             力的提升期。“十五五”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对世界经济的贡
             献率有望持续增加。随着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将在全球治理、
             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突破期。科技创新将作为 “十五五”时期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将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的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培育新的
             经济增长点。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
             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模式,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六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
             的推进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 “十五五”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改革,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七是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发展期。为了
             实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需要在 “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加强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生活水
             平和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五五”时期将更加注重社会和
             谐与民生改善,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八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机遇期。在全球气候
             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面前,“十五五”时期中国将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参与
             国际合作,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更大贡献。总之,“十
             五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
             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混合所有制
             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更多外资和民间
             投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
             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绿色产
             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更高水平
             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其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经济治理效能。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确保经
             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五年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确保各项政
             策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一要强化中长期规划与短期政策的衔接,实现跨周期设计和逆
                                                                                                       5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