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48

(二)抵御文化虚无主义对红色记忆文化基础的解构
                  文化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中的具体呈现。从历史发端来看,文化虚无
             主义是近代中国人在探索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错误的文化思潮。习近平强调:
             “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然
                                                                                                      〔 11〕
             而,当代个别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虚无主义在文化反思的旗号下,拒绝崇高,告别革命,对
             中华文明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虚无解构,其实质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侵犯,最终会对红
             色价值传统造成渗透性颠覆与曲解。
                  厘清理论症候是有效应对文化虚无主义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虚无主义主要从三个维度
             解构红色记忆的文化基础,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一是虚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中
             国传统文化笼统地视为糟粕,抑或鼓噪中华文化 “无根”,宣扬文化全盘 “西化”等论
             调,阻碍红色基因的文化传承。二是虚无革命文化。否认革命的进步精神,宣扬殖民文化
             的 “进步性”,蓄意颠覆革命史实。红色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被低俗的文艺作品不断侵
             蚀,导致红色记忆失去其 “根”与 “魂”。三是虚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典型表现便是
             散播错误的改革观,鼓吹 “社会主义变质论”。企图通过制造舆论陷阱,造成民众红色记
             忆的混乱。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依托日益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乔装打扮之后,悄然渗
             透于大众喜爱的流行文化之中,使民众置身于低俗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侵蚀着红色记
             忆的文化根基。
                  红色文化的展演与传播,是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攻击的有效路径。当前党和政府举办的
             政治仪式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传统之礼,并内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仪式展演与传
             播的过程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与共享的过程。中华文化中许多具有跨越时代的真理
             性理念,通过仪式的 “文化表演”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中得以共享。譬如,孔子诞
                                                 〔 12〕
             辰纪念仪式弘扬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俱进”“求同存异”等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新中国成立纪念仪式则贯穿着 “民主”“革命”“斗争”等革命文化精神;改革开
             放周年纪念仪式共享着 “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
             神内涵。政治仪式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所呈现的文化符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
             体文化认同的符号 “记忆场” 。处于这个文化符号系统中的个体,能够共享中华优秀传
                                            〔 13〕
             统文化与民族记忆,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抵御文化领域的虚无叙事。
                  (三)抵御价值虚无主义对红色记忆价值意义的消解
                  红色记忆是在充满革命理想信念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积淀而成的,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
             社会核心价值认同。作为集体记忆的一种类型,红色记忆 “不仅诉说着群体共享的过去,
             也在共享和传播一套群体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 换言之,红色记忆承载着中华儿女与
                                                                 〔 14〕
             中国共产党百年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历史积淀与价值
             图谱。红色记忆一旦被虚无主义附着,势必导致其精神引领与价值塑造功能的偏向,中华
             民族红色历史的内在精神亦将被日益消解。
                  究其原因,价值虚无主义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奔赴现代文明进程中遭遇的精神危机。无
             论是从价值论视阈定义虚无主义的尼采 ( Nietzsche,F.),抑或是从存在论视阈批判虚无
             主义的海德格尔 ( Heidegger,Martin),在关于虚无主义意味着 “最高价值的自行贬
             黜” 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价值虚无主义的滋生与蔓延,将会造成个体对红色历史
                 〔 15〕
             认知的错乱,进而导致红色精神图谱的反叛,以及红色信仰的消解。价值虚无主义的现实
             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隐性渗透,正如马克思所揭示,在资本逻辑运作下 “一切固定的僵化
             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
             渎了”。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是对红色记忆内在价值意义的消解,对民众红色信仰
                     〔 16〕
                  6 ·  ·
                 4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