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50

象符号复原关键的红色历史场景,红色记忆便在仪式故事构境中被唤起,进而为生成集体
             信仰框架搭建基石。
                  从红色记忆生发逻辑来看,红色历史是其构建的客观源泉。然而,客观的史实与史料
             并不能自发地决定个体的主观认知和情感印象,红色记忆的构建离不开对经典红色史实的
             展演与诠释。尤其是时空转换下,红色记忆存在被各种虚无主义解构的危险。歪曲党史,
             抹黑党的领袖和革命英雄等虚无主义论调利用时空阻隔造成的认知偏差,企图对红色历史
             进行解构,进而动摇红色记忆的认同基础。因此,为了弥合红色记忆的时空认知偏差,抵
             御各种虚无主义对其精神内核的侵蚀,必须借助政治仪式具象还原红色历史的衍生场域,
             以具象情境再现党的历史、人物与故事,让个体在相似情境的体验中对红色历史形成更深
             层的认知,消除因时空转换而产生的代际断层。
                  政治仪式的情境再造与故事再现功能有利于突破时空界限,构设红色记忆认知图景。
             红色记忆形成的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政治仪式能最大程度的再现历史情境,
             推动个体进入红色记忆故事构境,弥合时空差距造成的认知差异,让个体获得对红色记忆
             的真实认知。一方面,政治仪式能克服时间的延展。大卫·科泽 ( Kertzer, David I.)在
             《仪式、政治与权力》中强调,政治仪式 “它将过去和现在以及现在和将来关联在一
             起” 。具象的仪式符号、庄严的仪式布设、规范的仪式操演以及神圣的仪式氛围,在历
                 〔 23〕
             时与共时的交汇中,构设红色历史记忆的仪式情境。政治仪式中的观众通过红色历史历时
             性叙事,不断强化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记忆。基于纵向时间
             轴上所把握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脉络,激发仪式个体准确提炼红色记忆的共时性内核。
             在历时性比较与共时性总结的仪式情境体验中,实现个体历史记忆的唤醒和集体认同的构
             筑。另一方面,政治仪式能克服空间的跨域。身体和空间的物理性质不可避免地造成 “在
             场和不在场交织在一起” 。红色历史往往只涉及特定的空间、人物与情境,并限制了其
                                       〔 24〕
             他社会人的身体在场。政治仪式通过具象展演、程序操控、角色互动,实现场景再造与事
             件还原,构设存续红色历史记忆的仪式空间。在这一红色历史复刻的过程中,政治仪式成
             为弥补空间跨域的桥梁纽带,为仪式个体理解红色记忆的形成逻辑,提供了以身体在场为
             特征的政治场域。现代传媒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突破仪式时空限制,为更多社会成员的
             身体在场与精神在场提供仪式平台。
                  (三)政治仪式意象构境促进红色记忆价值的集体认同
                  红色记忆 “具有带给人们核心价值认同的作用,蕴含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爱国
             主义的价值观” 。作为红色记忆建构的最终价值目标,情感共鸣与现实行动必建立在理
                             〔 25〕
             性认知的基础之上,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正如恩格斯强调 “就单个人来
             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
             使他行动起来” 。政治仪式对个体的价值规训与教化作用以象征符号形塑的意象构境为
                             〔 26〕
             桥梁,经由主体间的多维互动,反复刺激个体的历史记忆与想象,在体认红色记忆价值内
             核的基础上完成价值本质内化。政治仪式刻写红色记忆的作用机理可以建构为如下模型
             (参见图 1)。
                  影响个体价值观念的仪式意象构境,包含象征物与有形物的双重属性。一是抽象层面
             的价值内涵嵌入,二是具象层面的象征系统形塑。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具有内在一致性,
             没有无意义的象征系统,它由价值内涵编码加工而组成;也没有无象征的价值内涵,红色
             记忆价值内核通过象征系统表征于外。仪式营造的精神构境之所以能渗透甚至重塑参与者
             的价值观,原因就在于政治仪式是 “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是具有自身逻辑
             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参与到同一场仪式实践中的个体都受同一套价值理念或
                                             〔 27〕
                  8 ·  ·
                 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