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44
适配”既表现为数字化治理工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持续进化,其间更体现出从 “业务驱
动”“数据驱动”再到 “知识驱动”的适配迭代逻辑。进入到技术赋能制度阶段,地方数
字机关建设总体呈现出从 “一维”到 “四维”的发展进路,以期达成提升数字机关辅助
决策能力、行政执行能力和行政监督水平等多维目标体系。未来情境下的地方数字机关,
需要构筑起以整体智治为核心特征的 “技术 +制度”新治理形态,促使地方数字机关建
设从关注 “技术运用广度”向聚焦 “制度变革深度”的深刻转型。
当前数字化加速转型的发展态势已愈发明显,其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推进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新动能。地方数字机关正处于承接国家宏观战略和指导基层政府数字化转型
的关键节点上,在客观上有赖于更多主体参与和资源融入 ,更应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
〔 29〕
的战略机遇期,在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前瞻性探索。
一是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机遇期。构建数智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现已成为地
方数字机关建设的重要改革目标。当前数字机关建设正由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延伸到数智化
平台的协同,并已经在规范标准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提升数智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显
著进展。因此,更要充分把握地方统一建设政务平台的政策红利期,不断夯实数字基座,
强化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数字协同。在尽快形成省域内部横纵贯通格
局的基础上,持续增强区域之间的数字联动。二是不断扩展关键业务的协同场景。坚持以
“特殊”带动 “普遍”的发展思路,通过聚焦业务协同的关键领域,抓住公共机关数字化
转型的主要矛盾,推广普及标准化的共性应用。不断打造机关高频事项一键应用和重点领
域多跨协同应用,全面深化数据资源 “汇、治、用”,夯实强化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的能
力。三是持续优化数字治理领域的流程再造。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责任主体,公共
机关要在尽可能运用数字化手段的同时,充分认知技术对于制度的赋能作用。应通过体系
化的数字转型实践,倒逼形成技术赋能制度的流程再造机制。要加快横向跨部门和纵向跨
层级的流程再造,构建满足各类数据资源有效应用的内部运行机制。真正做到在逻辑层面
完善职责归类、在内容层面强化规范标准,用数据链实现对业务链的流程重塑。四是夯实
强化资源运用中的集成思维。应探索运用 “党委政府总协调、牵头部门分协调”机制,
破解数字化建设的堵点、痛点、盲点,推动机关数字化转型由分头建设向聚力攻关转变,
真正实现资源聚合、平台整合以及功能耦合,以推进数字政府的高质量系统化构建。
〔参考文献〕
〔 1〕〔澳〕欧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 (第四版)〔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13 -
215.
〔 2〕王佃利,于棋. 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机关事务管理创新: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 〔 J〕 . 理论与改革,
2020,( 2) .
〔 3〕丁煌,王光良. 机关运行保障的科技赋能:基本面向、现实困境与可能路径 〔 J〕 . 中国行政管理,
2022,( 6) .
〔 4〕张茂元. 数字技术形塑制度的机制与路径 〔 J〕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 6) .
〔 5〕谭海波,孟庆国,张楠. 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政府运作机制研究———以 J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建
设为例 〔 J〕 . 社会学研究,2015,( 6) .
〔 6〕张廷君,李鹏. 技术赋能还是制度重塑:机关事务治理模式的创新路径分析———以福州 “数字乌
山”为例 〔 J〕 . 中国行政管理,2021,( 8) .
〔 7〕于棋,周昊. 我国政务新媒体治理中的技术嵌入及实践转向———基于技术与行政间的嵌入互动视
角 〔 J〕 . 行政科学论坛,2021,( 9) .
2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