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党政研究》2024年第1期
P. 81

化历史进程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从大历史观的视野出发,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历程中考察;二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研究;三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的讨论。
                  从大的历史尺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两个大的
             阶段:“一是从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在学习和采借西方过程中开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二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
             代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从洋务运动发端的近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结束和现代意义上的
             现代化的开始,所以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转折点”。 还有学者认为,“尽管真正意义上的中
                                                                〔 17〕
             国现代化建设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展开的,但其源头却可以追溯
             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 ‘近代化’ (早期现代化)。因此,中国现代化进程从总体
             上可分为资本主义 ‘近代化’与社会主义 ‘现代化’两大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有着截
             然不同的历史运行方式,但又存在若干共同的历史基因” 。
                                                                         〔 18〕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阶段划分,多数研究主要是参照党的十
             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分期,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等几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奠基、形成以及推进
             和拓展阶段。但也有一些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表达,或者对其中的某
             些阶段又进行了细分,但本质上基本相同。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新民主主
             义工业化道路 ( 1921—1952 年)、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 ( 1953—1956 年)、“四个现代化”
             道路 ( 1957—1978 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1979—2012 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 2013 至今)等几个发展阶段。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19〕
             1949—1978 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78—2012 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
             2012 年至今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
                                                           〔 20〕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
             式现代化的起点是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时起步的” 。有的学者认为 “中国式现
                                                                           〔 21〕
             代化道路开启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叶” 。有的学者认为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的
                                                     〔 22〕
             提出,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这种历史自觉和
             理论自觉只能是从 1978 年的改革开放开始的” 。还有的学者认为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
                                                               〔 23〕
             起点以 19 世纪晚清三场革新运动为标志;逻辑起点以 1917—1920 年孙中山 《建国方略》
             为标志;现实起点以 1954 年 9 月周恩来首提 ‘四个现代化’为标志” 。
                                                                                      〔 2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在披荆斩棘的探索中,逐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一些
             基本经验。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 “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就是:依靠中国共
             产党这个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坚强领导和开拓创新,依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发挥全面领导和关键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 “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方
                                            〔 25〕
             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独立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协调推进现代化等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 。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国家建设与治理、人民生活水平改
                 〔 26〕
             善与提升、国际社会共同进步推进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了使命型政党领导、发展型政
             府组织、包容性制度保障、创新型政策推动等四条重要经验” 。总之,学术界关于中国
                                                                              〔 27〕
             式现代化基本经验的论述非常丰富,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论证视角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
             解,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等是普遍的共识。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问题,学术界在这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比
             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 “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民族的现代化;以农业农村农民为
             根柢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源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现代化;坚持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出来的现代化” 。
                                                                                                        〔 28〕
                                                                                                       9 ·  ·
                                                                                                      7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