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48
不移的选择,党才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热切拥护。
(三)坚持在社会领域均等化中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发展均等
古代孔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强调要实现分配均匀,以及古代纵横家强调要实现财
富分配公正平等的均平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中均等思想的启蒙。实现均等化是
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中央对于我国所处时期和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并更加关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更加强
调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必须要解决把蛋糕分好的问题,进而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发展均等的理念。第一,强调就业公平和机会公平。针对农民工群体不平衡问题,国
家要求均可享受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薪资待遇和职工培训待遇,并给予农民工一定的住房
补贴和就业补贴,以及与城市居民相匹配的社保体系和医疗体系,保障农民工合理劳动所
得和自身发展机会,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上学难的问题。第二,强调教育公平。对于
教育资源不平衡现象,党中央强调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需要向偏远地区倾斜,使偏远地区
的孩子也能均衡享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第三,强调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面对我
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中央强调要提高将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引
入农村偏远地区的效率和水平,以此加速农村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激发地区活力,打破地
区隐性壁垒,均等享受数字化建设红利。以上一系列措施充分展示了我国就业公平、医疗
和社会保障公平、教育公平、地区发展公平的全民全域发展均等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坚
持从社会发展实际中出发,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民全域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能力的
真实体现。总之,均等思想一直深深地埋藏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中国共产党正是将这种血
液中的基因发挥到极致的领头人。
六、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使命,在推
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仅从优秀传统思想资源汲取智慧,并且发扬光大,创造了人类文
明新形态。今后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奋斗目标,更是全人类对美好
生活的理想愿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不断奋进着人人所想实现的崇高理想目标。我们党
的共同富裕理念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吸收西方文明中对理
想社会构思之精华,更有中共百年来对追求共同富裕理想中的经验总结,展现出我国共同
富裕理念一脉相承、蓬勃发展的中国属性。现阶段,经过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
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正蓄力勃发,带领广大人民朝着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行。但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
愿景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要清晰认识到我国
共同富裕理念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本性,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理念是一
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只有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思想和经验,促进共同富裕理念与
时俱进向前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持其思想的正确性和指引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
国共同富裕事业朝前迈进,才能早日实现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夙愿。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 N〕 . 人民
日报,2022 - 10 - 26.
6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