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46

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而且依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带领广大人民走向富强富裕的新进程。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中国共产党在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接续发展邓小平三步走战略,针对当时中国的具体国
             情,开启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有鲜明共同富裕理念的崇高目标的建设。此外,
             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成分,为防止出现资本主义国家中两极分化严重的问
             题,提出强调 “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更加突出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每个人都
             富裕这一理念。总之,这一时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继续深化共同
             富裕发展任务的力度,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还要求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思
             想,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此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这些均体现出
             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理念的接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针对新世纪新的形势与任务,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中,首先强调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人民立场上,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上,强调要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中作考量,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以人为本思想。其
             次,科学发展观还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沿海地区优先获得
             “先富”机会,沿海地区和各大沿海开放城市也因此早已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但对于我
             国内陆地区而言,未能获得优先发展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处于落
             后状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和农村
             的发展极不均衡,成为阻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的重要问题。沿海地区城市发展已
             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超大城市群,但在内陆地区城市建设还在加速追赶的路上。
             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闭塞,还未能展示出农村发展新活力。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现象,党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持续关注东北地区的社会
             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振兴东北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求进一步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
             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系列战略和举措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以及丰富我党
             共同富裕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实际性意义。总之,这一时期党的共同富裕理念在对毛泽东

             共同富裕思想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
             统义利观和均平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公平和效率兼顾以及保护弱势群
             体基本权益,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

                 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
             分,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精华,创造性地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成果。
                  (一)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国强民富
                  新中国成立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进入新时代则使中
             国人民强了起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建成现代化强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落后
             挨打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更是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国强民富的重要保障。孔子提出 “足
             食足兵”,强调国家不仅需要充足的粮食储备,同时还需大力提升国家军事战斗能力。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
                  4 ·  ·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