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P. 20

党 政 研 究  2022 4






                     条件、定位、取向转换:中国共产党对传统



                                   治国理政经验的创造性发展





                                                        刘学斌







                      〔摘要〕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经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家治理
                  现代化的本土资源和独特优势,但必须经过转化之后才能为现代国家治理所用。作为中国社会

                  的领导核心和国家治理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治国理政经验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集中体现为完成了条件、定位、取向三个原则性转换。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经验与传统社会
                  条件相适应,中国当代国家治理则是现代条件下的国家治理,党将传统经验的有益部分与现代
                  条件相结合,完成了条件转换。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经验是精英本位的,而中国当代国家治理是
                  人民本位的,党坚持人民至上,借鉴、改造传统经验,完成了定位转换。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经
                  验的根本取向是统治,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取向是服务,这源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党以之重塑传统经验,完成了取向转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国家治理;创造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4 - 0018 - 0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非
             常重要的实践课题和理论课题之一。中国国家治理 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研究中国实际、世
                                                   ①
                                                                   ②
             界格局,也需要借鉴域外文明成果,并善用本土资源。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发达
             文明的国家,对国家治理问题有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形
             成了丰富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中
             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治国理政的主体,也是借鉴中国优秀
             传统治国理政经验的主体。从历史看,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宋代治国思想研究”( 20FZZB010)
                 〔作者简介〕刘学斌,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  300387。
                 ① 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
                    共产党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② 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下的国家治理,不同于西方治理理论所讲的治理,与中国传统话语中的治国理政较为接近。
                    本文在类似于治国理政的意义上使用国家治理概念。
                  8 ·  ·
                 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