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16

斗争并列的,还有理论的斗争。”
                                               〔 9〕
                  二是批判关于工人斗争形式的错误观点,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把经济斗争和政
             治斗争结合起来,突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政治斗争放在首位的重要思想。经济派推崇
             英国工联主义的政治,其实质就是诱使工人放弃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只进行一
             定范围内的经济斗争。列宁认为,政治斗争并不是如经济派分子所说的是少数知识分子的
             专利,而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推翻剥削阶级反动统治,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不仅实现被压迫阶级的经济利益,而且从根本上实现政治利益的革命群众运
             动。因此,为了进行政治斗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进行政治鼓动和群众运动,从而为无产
             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是批判盲目推崇工人运动自发性,反对对工人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灌输教育和贬低党
             对工人运动指导作用的错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产生的,首次提出了 “没有
             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的重要论断。列宁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工人群
                                                   〔 10〕
             众进行科学理论灌输以提高工人阶级思想觉悟和革命自觉性的关键作用。经济派把党的作
             用降低到只是替工人运动当 “听差”的程度,列宁反驳说 “社会民主党人的理想不应当
             是工联书记,而应当是人民的代言人” ,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
                                                      〔 11〕
             为党应该是争取民主的先进战士,是工人运动的政治领袖,“只是自称为 ‘先锋队’,自
             称为先进部队是不够的,还要做得使其余一切部队都能看到并且不能不承认我们是走在前
             面” 。
                 〔 12〕
                  四是批判无政府工团主义,强调在俄国建立一个适合俄国国情的集中统一的革命政党
             的重要性。列宁开创性地提出了革命家组织是引导革命取得胜利的组织保证的重要思想,
             喊出了 “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 的响亮口号,强调了党
                                                                                 〔 13〕
             是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经济派贯彻的是当时流行
             的伯恩施坦主义关于建立一个改良党的主张,赞美组织涣散、小组习气和手工业方式,反
             对集中统一领导,不赞成建立一个全俄集中的秘密的革命家核心组织,认为这种组织违背
             了民主制的基本原则。列宁精辟指出,在沙皇专制的条件下,“党组织的 ‘广泛民主制’
             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说它是一种毫无意思的儿戏,是因为实际上任何一个
             革命组织从来也没有实行过什么广泛民主制,而且无论它自己多么愿意这样做,也是做不
             到的。” 所以必须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政党。
                     〔 14〕
                  为统一思想,列宁主张创办全俄政治报,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
             义,展开同机会主义的公开论战,还能联系广大群众和各民主党组织,并号召俄国人民开
             展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斗争。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1900 年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领导
             创办了 《火星报》。
                  理论斗争的进程推动了组织建设的进程,1903 年 7—8 月间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
             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以列宁为首的坚定的火星派的主张,明确规定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作
             为党的基本任务,这是自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第一个写入无产阶级
             专政的党纲。但参加会议的代表在建党的基本原则上产生了意见分歧。列宁提出 “凡承认
             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员” ,马尔托夫则坚
                                                                                        〔 15〕
             持以第二国际为建党模式,提出 “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在党的一个组织领导下
             经常亲自协助党的人,可以作为俄国民主工党党员” 。争论的核心就在于无产阶级政党
                                                                    〔 16〕
             应不应该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会上支持列宁的人居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 (多数之
             意),反对列宁的少数派马尔托夫一派被称为孟什维克 (少数之意)。会议确立了布尔什
             维克的领导地位,其思想主张布尔什维主义 (实际上是列宁主义的早期称谓)体现俄国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属性。因此,列宁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
             党而存在,是从 1903 年开始的。”
                                                 〔 17〕

                  二、以强大的列宁主义政党取得十月革命的成功
                  布尔什维主义的政党建设,开拓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新进程,特别是大大增强了无产
                  4 ·  ·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