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11
(二)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
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领域
的拓展,而是更为重视、突出强调贯穿于现代化各领域的制度的系统性、有效性建设,强
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理念准确地把握住了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党对
现代化认识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也充分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知的深化和系统
化。可以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全新探索与研究领
域。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完整深刻论述了
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大大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的制度理论。
(三)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深化了对五大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集成性地明确提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
全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又都陆续有新的思路与目标规划,换言之,新时代对于五大建设如何推进一直在持
续探索。
就经济建设而言,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
合,明确提出要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原创性发展。具体而言,原创性地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创
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原创性地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原创性
地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原创性地
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置 “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
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就政治建设而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原创性地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原创性地提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特别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动形成中国
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就文化建设而言,牢牢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调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国际话语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就
社会建设而言,围绕共同富裕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原创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就生态
文明建设而言,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
想。具体而言,原创性地提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
产力”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
〔 9〕
就是金山银山” 的重要理念,首次提出并初步回答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问题,
〔 10〕
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
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完整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巨大贡献;提出生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