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54

党 政 研 究  2022 1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学向度



                        ———基于 《 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



                                                        董朝霞







                      〔摘要〕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通过人的劳动而实现全面自
                  由发展,进而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过程。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也是人类不断反思人在其劳动
                  过程中是异化了,还是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和人类的解放的过程。以马克思在 《 1844 年经
                  济学 -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致力于实
                  现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同在、在劳动中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同一以及人
                  与外界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而非人的劳动和人本身异化的新
                  型现代化道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兼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真理性和道义性,
                  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智
                  慧和方案。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利于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更加明确未来怎样
                  才能继续走向成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学;人类文明新形态;异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1 - 0052 - 07




                  世界近现代历史以来,现代化就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也成为世界范
             围内学者们热议的话题。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 “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更加凸显。2021 年 1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
             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
             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 5
             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学价值研究”
                            ( 19YJC710032);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 “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DZX2020B002)
                 〔作者简介〕董朝霞,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68。

                  2 ·  ·
                 5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