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47

员社会公众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治理,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使人民有更大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公平互助的原则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框架

                  (一)案例描述:基于成都市 W 区基层治理的个案考察
                  W 区是成都市下辖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 277 平方公里,辖 4 街道 6 镇。为实现基层
             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W 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第一,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可持续共享的组织保障。例如,W 区
             L 街道光华社区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撬动
             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功能,缩小社区活动中心的公共服务半径,并以 “邻里”为基本
             单元,建设 “家庭与家庭之间、楼栋与楼栋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市
             民与城市之间”的大邻里美好生活共同体,逐步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了基层政
             府治理、社会组织参与和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逐步探索出了 “一核三轴四联”(以
             社区联合党委为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三个自治主体为
             轴心,推行联建、联治、联助、联荣的 “四联”驱动机制)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
                  第二,将多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联结,不断增强可持续共享的内生动力。例如,W 区
             M 村的 “ JF 宿墅”项目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中的两权质押、三权分置思路为基础,采用
             本地村民以三权 (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耕地经营权)作价入股的方式与村集体
             共同组建集体公司,并与具有经营能力的运营公司共同运营 “ JF 宿墅”项目,并制定了
             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进一步落实了所有权,稳定了承
             包权,放活了经营权,有效促进了产居协调融合,以此实现集体、村民、企业间的利益平
             衡。
                  第三,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对可持续共享的理念认知。例如,W 区
             Y 镇在乡愁园建设中,通过举办 “共享邻里文化节”宣传共享理念,提出了 “自发、自
             主、自愿”的理念,引入 “民主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建设思路,动员社区居民有偿
             自主维护、管理、监督,并制定相关规定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做到奖惩分明,使得乡愁园
             成为基层党组织统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社区生活共同体,每
             个人都自觉行使自身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由此完善了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
             长效机制,提升了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动力和能力。

                  第四,创新社会公益资源筹集模式,不断强化可持续共享的外部支撑体系。例如,W
             区幸福盛世慈善超市基于本土电商平台,将公益慈善活动与商业活动有机融合,通过在各
             门店设立党建工作室和志愿者工作站,持续为城市社区和村镇的百姓提供常态化服务,尤
             其是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或低价的生活必需品,并通过 “实体店 +互联网”模式,实现
             慈善超市的社会公益功能和市场便民功能的有效衔接,将资源共享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
             内生行动,使善治效益覆盖全民,精准地回应并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促进每个人的
             积极性,使每个人都投入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创造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分析框架
                  由于国内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问题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将通过案例研
             究尝试构建一个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场景,而不是理论验证,运用这种方
             法来构建理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产生新的理论,并且这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可
             行性和效度都比较高。从逻辑意蕴上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可持续共享需要回应以下
             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可持续共享的图景?即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可持续共享的实现机
                  6 ·  ·
                 4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