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9
会两极分化。”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和巨大优势是,坚持不懈地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道
路,始终把改善民生,把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摆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
重要位置,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这一方针
政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改革开放同步。“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更
〔 4〕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旧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之中。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迫切期盼改变这种状
况。但我们的基础差、底子薄,一穷二白,短时间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因此,党的
八大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间的矛盾,是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一矛
盾。但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党的八大方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继承和发展了八大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经过 40 余年的
努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5〕 。《建议》进一步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
入分配差距较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人民群众向往幸福美好的
〔 6〕
生活,而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就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
期盼。实现共同富裕,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要紧
紧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要促进 “城乡区域发展
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
〔 7〕
第一,推动各地经济社会更加平衡发展。平衡发展就是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区域协
调发展、共同发展,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牢固基础和可靠保障。实现各地更加平衡
发展,要积极促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我
国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较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欠发
达,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这样,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就出现了
较大差距。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不断缩小这种差距。但中西部地区基础薄
弱,要赶上东部地区困难很大。为此,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优先发展东部和沿海地
区,以东部和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与此相适应,改革开放也以深圳、浦东为试
点和龙头,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事实证明,这一战略完全正确,也十分必要。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化,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中
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
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仍相对较低。这就影响了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因
此,《建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调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
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健全区
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域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地促进发达地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