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28
建设角度着手进行文化建设的经验加以总结,提出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
化建设基本方略,代表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显示了党在指导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方面日益成熟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
(二)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交流与对话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毛泽东提出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到邓小平提出的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古今中西之间融通中国文化
的历史当代与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
济,中国成为有着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大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国际国内
两个大局出发,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交流与对话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完善,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体现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表达
人类共同价值的先进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在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美德的基础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不能凭空塑造,必
须从历史与现实出发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
应”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
〔 19〕
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
〔 20〕
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
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与此同时,在
〔 21〕
吸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 “古”与 “今”的关系,坚
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实践标准,坚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构建人类共同价值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性文化实践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另一显著特点。面对当今世界文
化、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现实情况,是把某些国家信奉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国或鼓吹文
化冲突论,还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构建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抉
择,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考验。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尊
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
明优越”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表明了中
〔 22〕
〔 23〕
国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文化立场,展现了推动世界文化大交流大融通的中国主张。
三、发展道路的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格局的塑造与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对文化
〔 24〕
建设的不懈探索,使党逐步深化了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
验。综观百年来中国文化建设走过的历史道路,为了适应形势任务与实践要求,党在不同
时期对文化所内含的政治、经济、价值功能进行了深入探索,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
多维实践与统筹推进,共同积淀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广阔格
局。
(一)坚守文化发展的政治维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国实践是在对内对外的双重斗争下实现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在现实中与之进行武装斗争,还
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之进行较量,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指导地位。因此,
从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重视发挥文化的政治功能,并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文化发展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文化建设经验。
7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