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29

中国共产党明确意识到党要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领导权,关键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
             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意识形态工作,多
             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向全党提出要动手抓意识形态的政治要
             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守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政治维度。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
             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
             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
             回的历史性错误。” 具体而言,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
                                 〔 25〕
             责。要敢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亮剑,发扬斗争精神。要加强阵地意识,抓好阵地建设和管
             理,筑牢红色主阵地,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全面改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要坚决打赢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巩固壮大互联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确保互
             联网可管可控。同时,要做好意识形态外宣工作,构建沟通中外的话语传播体系,讲好中
             国故事,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更加友好的外部环境,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深化文化发展的经济维度
                  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产业属性,文化产品像其他产品一样
             可以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文化发展的经济维度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文化作为
             产业的生产力被极大地激发,文化的经济效能得以充分释放。
                  回顾历史,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与缺少实践经验的原因,党对开展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 “文化产业”
             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提出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 《中
             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
             统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推动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贡献,提
             出包括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
             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内的六项文化体制改
             革,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
             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四项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主张。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党不断解放思想,从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出发,打破束缚制约
             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表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完成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
             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为了满足人民需
             要,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发展
             环境,调动文化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激发文化产业蕴藏的
             巨大潜能。
                  (三)挺立文化发展的价值维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论是从政治立场出发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
             权,还是从经济立场出发进行文化产业布局、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都需要在各自的实践领
             域中挺立文化的价值维度,由此确保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要
             求。作为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内含的价值属性对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广泛的引领规范作
             用,是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而言,党尤其重视文艺工作与文化事业
             在传承、展现、发展社会主义价值上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反映
             时代风貌的 “晴雨表”,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
                  8 ·  ·
                 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