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P. 12

列宁仍然强调了这一思想。他说:“要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彻底的最终的胜利,单靠俄国一
             国是不行的,这至少需要一切先进国家或者哪怕几个先进大国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只有
             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满怀信心地说:无产阶级的事业胜利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即推翻
             资本主义的目的达到了。” 这里他所说 “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彻底的最终的胜利”,指建成
                                        〔 22〕
             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他的思想上,达到这一目的,单靠俄国一个国家不行,需要几个先进
             大国无产阶级的共同努力。可是只有达到这一目的,才可以说无产阶级事业取得了胜利。
             仅从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目的看,由于资本统治的国际联系,也需要几个先进大国无产阶
             级的共同努力。只有几个先进大国的资本统治被推翻,俄国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
             斗争才能说真正取得了胜利。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按照列宁的思想,一个国
             家特别是像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决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即建成没有阶级和阶级差
             别、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人们确认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持有这一理论的话,如果人们认可或接受这一理论的话,那么人们完全可以知
             道,苏俄 “顺势”过渡或者以 “简捷道路”过渡,无论 “顺势”的 “势”有多么强大,
             无论 “简捷道路”上有多大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它都不可能完成过渡的任务,不可能建
             成社会主义社会。因为这个任务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指明的是,人们在思
             考和讨论社会主义胜利问题时,往往受另一个历史事实和另一个理论的引导,即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事实和斯大林关于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在人
             们的潜意识里,一个国家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苏联的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可是人
             们忘记了或者没有考虑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上的社会主
             义社会,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两者不是同一个东西。用一
             个国家可以建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事实,不能证明一个国家可以建成马克思、恩格
             斯和列宁思想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三,需要讨论的是,列宁 1919 年初起草的 《俄共 (布)纲领草案》和当时俄共
             (布)八大通过的 《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纲领》能否证明列宁产生了利用战时共产
             主义措施使苏俄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俄共 (布)八大通过的纲领,在阐述党的
             经济政策时指出:“坚持不懈地把已经开始并已在主要方面基本上完成的对资产阶级的剥
             夺,把变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财产即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财产的工作继续
             下去并进行到底。” 这方面的内容在列宁起草的纲领草案中也有反映。它体现了列宁关
                                 〔 23〕
             于继续推进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国有化的思想和主张。纲领中还提出:“在分配方面,苏
             维埃政权现时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
             易。目的是把全体居民组织到统一的消费公社网中,这种公社能把整个分配机构严格地集
             中起来,最迅速、最有计划、最节省、用最少的劳动来分配一切必需品。” 这方面内容
                                                                                            〔 24〕
             同样在列宁起草的纲领草案中有反映。它体现列宁关于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居民分配生活
             资料的思想和主张。有的著作正是以上述俄共 (布)纲领中的这些内容为依据,断言列
             宁形成了以战时共产主义措施为 “简捷道路”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
                                                                                           〔 25〕
                  作为对上述观点的回应,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当时俄共 (布)纲领对
             苏俄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和阐述。如同本文前面曾经援引过的,俄共 (布)纲领提
             出:苏维埃政权力求使任何劳动的报酬一律平等,力求实现完全的共产主义,但在目前
             “只是采取最初步骤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不能给自己提出立刻实现这种
             平等的任务。这一论断的意思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渡阶段,
             苏俄采取的措施只是这个阶段的 “最初步骤”,也就是说,苏俄只是刚刚进入这个阶段,
             以后的路程还会很长。纲领中还提出:“俄共考虑到小农经济还将长时存在,因此力求实
                                                                                                       1 ·  ·
                                                                                                      1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