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P. 7
时期的苏俄,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在此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任
务,是采取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措施,以便早日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任务。这一
时期列宁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的思想怎样?或者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企图利用军
事共产主义措施的作用,使苏俄 “顺势”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抑或持科学地向社会主
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研究这一时期列宁的重要著作,可以发现,他持科学地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1919 年 10 月列宁撰写的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是公认的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它明确地、正确地、科学地表达列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
想。在这里,列宁提出和论述了 “过渡”应达到的目的,即消灭阶级或者说建立没有阶
级和阶级差别的社会。如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这个论断及思想坚持和
〔 1〕
发展了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无产阶级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
级对立存在的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自由人的 “联合
体”将产生于世界上的思想。它坚持和发展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思想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并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时,它就消灭了无产阶级的自身,
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思想。可以看出,列宁对于马
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原理
是牢记在心并反映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中的。在他看来,苏俄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就是
要完成消灭阶级、阶级对立和消灭国家的任务,或者说建立起没有阶级、阶级对立和没有
国家的社会。列宁提出,苏俄完成上述任务,是一个无比困难的、长期的过程。他说:为
了消灭阶级,首先就要推翻地主和资本家阶级的统治。这一部分任务已经完成。但这只是
任务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困难的部分。“为了消灭阶级,其次就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
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工作者。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办到的。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而且必
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个任务不能用推翻哪个阶级的办法来解决。要解决这个任务,只
有把整个社会经济在组织上加以改造,只有从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
经济。” 在列宁的思想上,消灭阶级一是要消灭剥削阶级,即消灭地主阶级和资本家阶
〔 2〕
级,这个任务比较容易完成。但仅仅做到这些远远达不到消灭阶级的目标。还必须消灭工
农之间的差别。完成这个任务,要求大大发展苏俄的农村生产力,在农村实现机械化和电
气化。在此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使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变成公共的大经济,即使小农
经济变成城市大型国有企业那样的经济形式。只有这样,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别才告消
失,工业生产者和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差别才告消失。只有达到这一步,消灭阶级的任务才
有可能实现。对于苏俄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不能不是一个长期的任
务。列宁还提出,如果超越条件的限制,以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强行加快过渡的速度,只
会造成挫折和损失。他说:“这样的过渡必然是非常长久的。采用急躁轻率的行政手段和
立法手段,只会延缓这种过渡,给这种过渡造成困难。只有帮助农民大大改进以至根本改
造全部农业技术,才能加速这种过渡。” 可以看出,在列宁的思想上,唯一有助于完成过
〔 3〕
渡任务的办法是改造全部农业技术,即从种子的选择、播种、施肥、收获等各个环节上改
造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农村形成城市大企业那样的公共大经济。如果
不从此方面入手,而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或者以颁布法令的方式强行推进过渡的过程,不
仅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工作中的挫折和损失。研究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
政治》一文得出的结论是:列宁认为完成过渡的任务指进入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社会状
态,对于苏俄来说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长时期的任务,以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强行加快
其过程只会造成挫折和损失。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