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P. 17
有组织地对居民分配生活资料的思想,但这是列宁关于党的工作适应战争形势的思想,不
是立即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错误的评论———我们试图用无产阶级国家 “直接
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我们试
图 “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表示列宁承认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实施貌似共产
主义原则的战时共产主义措施而犯了错误。
苏维埃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共同之
处。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的一个特点是强制性,另一个特点是困苦性。由此可见,当时苏俄
的社会状况完全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对此,作为俄共 (布)和苏维
埃国家领导人的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列宁,是不会不知道和不懂得的。他没有
也不会将战时共产主义措施与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混淆在一起,没有也
不会将苏维埃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的错误等同于他们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
社会的错误。
〔参考文献〕
〔 1〕〔 2〕〔 3〕〔 11〕列宁全集:第 37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4,275,275,19.
〔 4〕〔 5〕〔 6〕〔 9〕〔 10〕〔 22〕〔 23〕〔 24〕〔 26〕〔 27〕列宁全集:第 36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48,49,50,89,163 - 164,36,414,419,418,420.
〔 7〕〔 8〕列宁全集:第 39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24.
〔 12〕〔 20〕列宁全集:第 38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120.
〔 13〕列宁全集:第 40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7.
〔 14〕杨承顺,南俊英,车有道. 历史性的飞跃———列宁后期思想探索 〔 M〕 .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9:75.
〔 15〕〔 17〕〔 25〕〔 37〕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 新编苏联史 〔 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8 - 59,59,59,67.
〔 16〕〔 36〕许俊基,周尚文.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 3 卷 〔 M〕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7:140 - 141,135.
〔 18〕〔 19〕〔 30〕列宁全集:第 34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5,472,159.
〔 21〕俞良早. 对社会主义史上一个迷案的透视———关于所谓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
〔 J〕 . 江汉论坛,2018,( 4);俞良早. 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 “互相补充”的思
想及对 1917 年俄国革命的影响 〔 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3) .
〔 28〕俞良早. 关于列宁国有化思想的历史考察 〔 J〕 . 东欧中亚研究,1999,( 2) .
〔 29〕列宁全集:第 29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7.
〔 31〕姚海. 俄国革命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社,2013:244.
〔 32〕列宁全集:第 33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6 - 217.
〔 33〕列宁全集:第 35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3.
〔 34〕〔 35〕列宁全集:第 42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7,193.
【责任编辑:刘彦武】
6 · ·
1